时间: 2025-05-02 09: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7:20
作者: 田艺蘅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黑风卷沙平太行,
辕门列戟飞秋霜。
敲冰饮马万蹄裂,
旄头白日寒无光。
胡笳叫屈角声死,
短兵战过交河水。
不恤身为塞下磷,
孤光还照长城里。
黑风卷起沙尘,笼罩了平坦的太行山,辕门前列着的戟像飞舞的秋霜。敲打冰面饮水的马匹,数以万计的蹄声震裂冰层。旄头在白日里显得寒冷无光,胡笳悲鸣,角声凄厉仿佛要叫人屈服,短兵相接的战斗已在交河水的尽头进行。不在意身为边塞孤燥的磷火,孤独的光芒依然照耀着长城的内外。
作者介绍: 田艺蘅(约1530年-约1615年),字子龙,明代诗人,其诗风雄浑豪放,常以边塞题材见长。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边疆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和观察,描绘了边塞士兵的艰苦和孤独。
《塞下曲》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边塞的凄凉。开篇“黑风卷沙平太行”一句,瞬间引入了读者的视野,仿佛置身于风沙弥漫的战场。接着“辕门列戟飞秋霜”,不仅展现了战士们的严肃和勇武,也隐含着战争带来的寒冷和死亡的威胁。诗中通过“敲冰饮马万蹄裂”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士兵们在冰冷的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极具感染力。“胡笳叫屈角声死”更是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了战斗的惨烈和士兵的悲壮。整首诗情感深沉,表现了对士兵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国家的忧虑,情感真挚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孤光”象征希望)、对仗(如“黑风卷沙”与“辕门列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战士们的无畏精神,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的反思与哀伤。
诗词测试:
诗中“黑风卷沙”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敲冰饮马”这一句中“饮马”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胡笳”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