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

时间: 2025-05-02 09:07:22

诗句

避俗非遗世,无材合背时。

独居如我僻,幽事与心宜。

暮雨喧茶臼,秋山落研池。

临风闻伐木,犹自动遐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7:22

原文展示:

避俗非遗世,无材合背时。
独居如我僻,幽事与心宜。
暮雨喧茶臼,秋山落研池。
临风闻伐木,犹自动遐思。

白话文翻译:

我避开世俗的繁华,不是为了遗弃这个世界,而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材料来融入这个时代。独自生活在这僻静的地方,幽静的事情恰好符合我的心情。黄昏时分,雨声打在茶臼上,秋天的山景映入研磨的池塘。面对微风,听到伐木的声音,心中不禁飘荡起远方的思绪。

注释:

  1. 避俗:避开世俗的事物。
  2. 非遗世:不想遗弃世俗的生活。
  3. 合背时:适合于这个时代的事物。
  4. 独居:独自居住,意味着孤独。
  5. 幽事:幽静的事情,指内心的宁静和自得。
  6. 茶臼:磨茶叶的器具,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7. 研池:指研磨的池子,象征着自然的美。
  8. 临风:面对微风。
  9. 伐木:砍伐树木,象征着人类活动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意境与古代隐士的生活理想密切相关。隐士们常常选择远离世俗,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如《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化社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艺蘅,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田艺蘅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常有隐士情怀,体现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田艺蘅隐居山中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展现的情景与心境,表达了他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山中》是一首典型的田艺蘅风格的诗,诗中既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又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的开头“避俗非遗世”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说明他选择隐居的原因并非对世俗的完全放弃,而是因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满。接下来的描写“独居如我僻”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带来的内心宁静。

诗中“暮雨喧茶臼,秋山落研池”的描绘,生动地刻画了山中幽静的生活环境。暮雨的声音与茶臼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又微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诗意和生活的淡泊。最后一句“临风闻伐木,犹自动遐思”则将诗人对周遭的感知与内心的思绪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他在自然中所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田艺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避俗非遗世:强调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表明他虽避开世俗却不想完全抛弃世俗的生活。
  2. 无材合背时:显示出诗人对当下社会的无奈,感觉自己无法找到与时代相契合的事物。
  3. 独居如我僻:诗人独自生活,表现出一种孤独,但也是对内心的追求。
  4. 幽事与心宜:幽静的事情很符合他的内心状态,暗示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5. 暮雨喧茶臼:描绘出黄昏时分的雨声,营造出一种生活的宁静与忙碌的对比。
  6. 秋山落研池:秋天的山景映入水中,展现出自然之美。
  7. 临风闻伐木:面对微风,听到伐木声,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思绪的飘荡。
  8. 犹自动遐思:即使在自然中,诗人仍然会思考更远的事情,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思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避俗非遗世,无材合背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中的细节与自然相结合,形成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 拟人:通过“暮雨喧茶臼”让自然声音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脱,表现出一种隐士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茶臼: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宁静的心境。
  2. 秋山:自然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3. 伐木:体现人类活动的声音,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避俗非遗世”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完全放弃
    B.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C. 诗人希望融入世俗生活

  2. “暮雨喧茶臼”中“喧”字的意思是什么? A. 安静
    B. 热闹
    C. 噪音

  3.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来表现内心的宁静? A. 伐木的声音
    B. 黄昏的雨声
    C. 秋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田艺蘅《山中》: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内心的感受,而田艺蘅则侧重于孤独与思考的结合。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田艺蘅研究》
  2. 《古代隐士文化探讨》
  3. 《山水诗歌的美学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槛泉亭 汝南示三子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 江州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逊自淮康酒官归觐逾旬而归送行二绝句 酿重阳酒 和张安道读杜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后生风 皇天无老眼 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叶 郁轮袍 重此抑彼 卜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餐松啖柏 辰字旁的字 愧领 诳丐 丿字旁的字 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担的词语有哪些 兼义 隹字旁的字 刑仁讲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