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4:52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
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
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在霓裳的映衬下,晚烟轻轻弥漫,留住了客人在杏花树下。
我遍询世间的事务,刚从洞天福地而来。
高大的松树都被明月照拂,老鹤似乎不知岁月的流逝。
想要谈论那通往蓬瀛的路,云海波涛连绵不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凭,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夜,诗人宿于开元观,感觉到春夜的宁静和美好,思考人世间的种种,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用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美丽景色,以自然景观映衬诗人的心境。开头用“霓裳”与“晚烟”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杏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代表着生命的复苏和美好的期盼。诗人通过遍问世间事,表现出对人世间的关心与思考,暗示着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在自然的描绘中,“长松皆扫月”展现了松树在月光下的静谧,带来一丝悠然自得的意境。“老鹤不知年”则借用老鹤的形象,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淡然。最后一句提到的“蓬瀛路”,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云涛的描写象征着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暗示着一种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霓裳”形容的是:
A. 晚霞
B. 华丽的衣服
C. 清晨的雾
D. 皎洁的月光
“老鹤不知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忧虑
B. 对岁月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淡然
D. 对理想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