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40
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
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
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
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嚬。
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
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
在江潭边我们都是过客,而在洲上的港口我却独自迷失。思念渐渐积累,就像花园中的树木,而我的心情又像那白发的老人一样断绝。我们同床共枕,犹如楚和越的交融;离别的岛屿,仿佛是胡地和秦地的区别。林岸随着天色的变化而转动,云峰也在新的视野中追逐着。我远远地终究无法见到你,默默地坐着,心中充满叹息。想念你时,仿佛已经过去三个月,而我游历的时间不过一旬。孤舟之上,兴致勃勃,谁能和我作伴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年-720年),唐代诗人,字伯玉,号梦得,晚号青原,广元人。他是初唐诗风的重要代表之一,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子昂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个人情感和社会变迁交织,使得诗人的思绪更加复杂。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精妙,江潭、洲浦、芳庭树等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情景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苦楚。诗中“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嚬”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深切但难以言表的情感。
同时,诗句中的“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则通过历史典故的对比,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读后感受到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思念与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眉人”象征什么?
“同衾成楚越”中的“楚越”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陈子昂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内心情感的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离别场景的描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