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03
寒夜卧林庐,萧然适有余。
虫悲号坏壁,灯暗守残书。
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
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
在寒冷的夜晚,我躺在林间的小屋里,感到悠然自得。
墙壁破旧,虫声悲鸣,灯光昏暗,我守着残破的书籍。
我养成了淳朴的性情,上天明白我的心思,安贫乐道,老来如同最初。
虽然我不是漆园的官吏,却也能过得像那自由的蝴蝶一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漆园吏”出自古代,指的是专门管理漆树的官员,与富贵生活相联系。此处用来对比诗人的安贫乐道,强调内心的自由与淡泊。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剑南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诗歌风格深受个人经历影响,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枕上作》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贫困与失落,但仍然保持着清高的气节和宁静的心境。诗词的创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枕上作》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整首诗在寒冷的夜晚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典雅的环境,寒夜、林庐、虫鸣,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后的“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两句,提出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他承认自己的贫困,但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这种状态的接受和安然。结尾“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则是诗人的自我解脱,虽然没有高官厚禄,但他却想过得如同自由自在的蝴蝶一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看法和对内心自由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接受与乐观,同时通过对比展示了内心的自由与淡泊,强调了个体价值的真正来源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灵的富足与自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枕上作》的作者是谁?
诗中“虽非漆园吏”意指什么?
诗中“灯暗”象征诗人的什么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