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4:36
江汉乘流客,乾坤不系舟。
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鞲。
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江汉水域漂泊的旅人,他的命运如同不受拘束的舟船。月光下的玉琴显得空灵而孤寂,而秋天的金剑则象征着干脆利落的决断。诗中提到的野鹿与饥鹰分别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前者随草而动,后者则因饥饿而飞向高处。最后一句提到的大堤如同风流的乐曲,唱出了一种令人忧愁的情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特定典故,但涉及的自然意象和人生哲理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感悟。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姜夔的漂泊生涯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与孤独感的深刻体悟。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这首诗以江汉水域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首句“江汉乘流客”即引入了一个在江河中漂泊的旅人形象,这种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中却隐含着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乾坤不系舟”更是强调了这种无根漂泊的无奈。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玉琴与清秋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高洁而又孤寂的氛围。野鹿与饥鹰的比喻,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艰辛。
最后一句“风流大堤曲”通过音乐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连,表达了在美的外表下潜藏的忧愁。整首诗在清新的意象中渗透着深深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姜夔深厚的艺术造诣与对人生的独到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孤独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由与生存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琴”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富贵
答案:B
“江汉乘流客”中的“流客”指的是什么?
A. 游客
B. 漂泊的人
C. 渔民
答案:B
“风流大堤曲”中“大堤”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音乐
C. 自然景观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姜夔与李白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注重豪放的情感,而姜夔则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两者在表现孤独与漂泊的主题上,虽有共通之处,但风格各异,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