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03
满江红·仙姥来时
作者: 姜夔 〔宋代〕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当仙姥驾临时,正好可以一望无际的翠绿波澜。
旗帜与飘动的云彩一起降落,依稀可见前面的山峦。
命令群龙用金做轭,诸位仙女用玉饰作冠。
当夜色深沉,风平浪静无人,听见佩环的声响。
在神奇之处,请君细看。
奠定淮河右岸,阻挡江南的水流。
派遣六丁雷电,专门守护东关。
却嘲笑那些英雄没有好的手段,只能用一根篙撑着春水走曹操。
又怎能知道人在小红楼,帘影之间。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因其词风清新婉丽而闻名。姜夔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深受时代变化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满江红·仙姥来时》是姜夔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动荡和个人情感有关。诗中描绘的仙姥意象,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满江红·仙姥来时》是一首充满幻想与象征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神奇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开篇“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即设置了一个广阔而宁静的场景,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澎湃。
接下来的“旌旗共乱云俱下”则展现出一种气势恢宏的场景,隐约流露出历史的沉重和英雄的无奈。词中对群龙、仙女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想象中的仙境与现实的英雄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却笑英雄无好手”的深刻内涵,表现出一种对历史英雄的无奈与讽刺。
最后一句“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则将视角拉回到个人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一转折不仅让整首词更具层次感,也提升了情感的深度,使人感受到一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仙姥的降临与历史英雄的无奈,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与情感纠葛。姜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仙姥”象征什么?
“却笑英雄无好手”中的“英雄”指代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六丁雷电”属于哪个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满江红·仙姥来时》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