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寄孙文》

时间: 2025-05-01 18:19:08

诗句

中原分裂似天倾,公带群英世作程。

我坐儒冠稽复命,王郎代匮已之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9:08

原文展示:

中原分裂似天倾,公带群英世作程。我坐儒冠稽复命,王郎代匮已之荆。

白话文翻译:

中原的分裂就像天空崩塌一般,公(指志同道合的人)带领着群英共同走向未来。我戴着儒生的帽子,恭敬地等待着命令,而王郎(王莽)已经把荆州的资源耗尽。

注释:

  •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历史上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
  • :倾倒,形容极其严重的状态。
  • :特指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士。
  • 群英:指优秀的人才或志同道合的人。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象征读书人或士人的身份。
  • 稽复命:恭敬地等待命令。
  • 王郎:王莽,西汉末年的权臣,因篡位而被后世批评。
  • :缺乏,耗尽。
  • :荆州,古代的一个重要地区,象征着资源和战略地位。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王郎”指的是王莽,他在汉朝灭亡后建立了新朝,历史上被认为是篡位者。“中原分裂”反映了当时的国家动荡,诗人通过这位历史人物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敬之,号东篱,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社会与历史的变迁。

创作背景:

《再寄孙文》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分裂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志同道合者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开头的“中原分裂似天倾”将读者引入一个愁苦的氛围,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接着“公带群英世作程”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希望,尽管现状悲惨,但仍有一群志士在为未来而努力。诗的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他既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来改变现状,又感受到力量的不足。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原分裂似天倾:中原的分裂状态如同天空要坠落,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危机。
  2. 公带群英世作程:志同道合的英才们共同努力,表现出一种团结和奋斗的精神。
  3. 我坐儒冠稽复命:作为一名读书人,我只能等待命令,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4. 王郎代匮已之荆:指责王莽耗尽了荆州的资源,暗喻当权者的无能与腐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分裂的状态比作“天倾”,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公带群英”与“我坐儒冠”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身世与境遇。
  • 象征:儒冠象征读书人的理想与责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有志之士团结奋斗的期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原:象征国家的核心与希望。
  • 天倾:象征危机与动荡。
  • 儒冠:象征知识与理想。
  • 群英:象征团结与奋斗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原分裂似天倾”中的“天倾”是什么意思? a) 天空崩塌
    b) 天空晴朗
    c) 天空阴暗
    答案:a

  2. “我坐儒冠稽复命”中的“儒冠”代表什么? a) 农民的身份
    b) 士人的身份
    c) 商人的身份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王郎”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刘邦
    b) 王莽
    c) 曹操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洪皓的《再寄孙文》更侧重于团结与希望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忧国之情与历史的沉重感。两者在历史背景下的创作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酬王昭仪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七 永康军 月夜拟李陵诗传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 忆王孙 居拟苏武四首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涪州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妆模作样 户字头的字 透心儿凉 标间 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衮衣西归 包含岁的词语有哪些 不忍卒读 芝兰之交 使令 面字旁的字 汗出沾背 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亮直 渊鱼丛爵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