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0:13
宿山寺
贾岛 〔唐代〕
众岫耸寒色,
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
走月逆行云。
疏木一作疏水绝顶人来少,
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
世事未曾闻。
众多山峰耸立,寒色萦绕,
精致的庙宇在这里分开。
流星划过稀疏的树木,
月亮在逆行的云中穿行。
稀疏的树木仿佛水流,山顶上来的人很少,
高耸的松树让仙鹤独自栖息。
一位八十岁的僧人,
对世间的事物从未听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字阮籍,号崇彦,后人称其为“贾岛”。他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代表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创作背景:
《宿山寺》写于贾岛隐居之际,他在山寺中静心修行,对自然与人世的体验有着深刻的感悟。此诗表现了他对高洁孤独生活的向往。
《宿山寺》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景致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描绘了群山环绕、寒气逼人的场景,给人一种冷峻清雅的感觉。接着“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通过流星和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悠远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后面的几句通过“疏木一作疏水绝顶人来少”展现出山顶的冷清与孤寂,强调了隐士生活的少有人知和难以接触。最后“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将这位高龄僧人的超然与世俗的隔离完美体现,表现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追求,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与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及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高洁与尘世之间的对比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根据内容,贾岛的《宿山寺》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高松鹤不群”意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