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杜邮馆》

时间: 2025-04-27 15:37:15

诗句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7:15

原文展示

杜邮馆
作者:汪遵 〔唐代〕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士人的深刻思考。诗人描写了杀敌的残酷和将军们为了功业而不知退却的精神。尽管战斗中流尽了敌人的热血,但将军们依然执着于战斗,似乎不懂得退让的意义。即使功成名就,想要退出战斗,但又怎能让将军们在杜邮馆这样的地方安然逝去呢?

注释

  • 杀尽:杀死所有的敌兵。
  • 降兵:投降的敌兵。
  • 热血流:形容战争的残酷与流血。
  • :炫耀、显示。
  • 戈矛:指武器,象征战争。
  • 功成若解:如果功成之后想要退隐。
  • 岂得:怎么能够。

典故解析

“杜邮”指的是杜邮馆,可能与当时的军事环境有关,象征着士兵们战斗的归宿。将军在战斗中取得的功名和地位使得他们无法轻易选择退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豪放激昂见称,常写战争和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在唐代,正值国家频繁用兵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将军们的敬畏与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们执着于战争的描绘,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哀。诗人用“杀尽降兵热血流”开篇,直白而又有力地刻画出战场的血腥场面,随之而来的“但一心犹自逞戈矛”,则展示了将军们的无畏与不屈。诗中情感的转折在于“功成若解求身退”,此句让人思考英雄的归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反映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奈和反思。最后一句“岂得将军死杜邮”,则以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将军们的命运与他们的选择不相符,悲壮而又令人唏嘘。这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既有对战争的兴奋与荣耀,也有对生命的珍重与思考,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杀尽降兵热血流:描绘了战斗的激烈与敌人的惨死。
    • 一心犹自逞戈矛:将军们虽然杀戮,但依然不知疲倦地展示自己的武勇。
    • 功成若解求身退:表现出一种理想的状态,功成后应当退隐。
    • 岂得将军死杜邮:质疑在这样的环境中,英雄是否能够安享晚年。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杀尽降兵”和“一心犹自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反问:通过反问的修辞,深化了对士人命运的思考。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剧,同时对将军们的命运进行深刻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战争的独特看法。

意象分析

  • 热血:象征着生命的逝去与战争的残酷。
  • 戈矛:代表战争与武器,反映出士人的豪情与勇气。
  • 杜邮:作为归宿的象征,暗含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杀尽降兵热血流”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斗的荣耀
    B. 战斗的残酷
    C. 和平的期望

  2. “岂得将军死杜邮”中的“杜邮”指的是?
    A. 一种武器
    B. 战斗的地方
    C. 将军的归宿

答案:1. B;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一种轻快的心情,而汪遵的《杜邮馆》则通过战争的惨烈阐述了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巴黎归国 笔架山四首 其四 宿滩头坪 填仓日命哈萨克人观灯火 其四 促漏 腊月十八日登泰山绝顶作 伤逝 其二 读《史记》四十首 其三十八 重揖客 憩老 观易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包含著的词语有哪些 忙忙乱乱 提象 包含孚的词语有哪些 萪藤 糸字旁的字 一灯如豆 目瞪舌彊 绷巴吊拷 包字头的字 素祇 稗官小说 馬字旁的字 竹溜 地阔天长 包含全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