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苍颉台》

时间: 2025-05-10 08:53:25

诗句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

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3:25

原文展示:

苍颉台
作者: 汪遵 〔唐代〕

观迹成文代结绳,
皇风儒教浩然兴。
几人从此休耕钓,
吟对长安雪夜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产生,文人风范和儒家教义的兴起。诗中感叹,多少人因此放下农耕与垂钓,夜晚在长安的灯下吟诵诗词,享受这一文化盛宴。

注释:

  • 苍颉台:传说中创造汉字的古人苍颉所居住的地方,象征文字的起源。
  • 观迹成文:观察足迹形成文字。
  • 皇风儒教:指皇帝的德政与儒家学说的兴起。
  • 休耕钓:放弃耕作和钓鱼,意指人们沉浸于文化活动。
  • 长安雪夜灯:长安指古都,雪夜灯光营造出一种温馨、静谧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字君宝,号独山,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他以文采和才情著称,作品多包含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创作于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繁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开始重视文学与修身齐家。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文字与文化发展的思考,以及对传统耕作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苍颉台为引子,展示了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诗的开头“观迹成文代结绳”,不仅回顾了文字的起源,还深刻揭示了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状态也随之改变,愈加向文化与艺术倾斜。

“皇风儒教浩然兴”一句,表明了文字对于传承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文化和政治的紧密联系。而后面两句“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则通过对比表现出文化活动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在长安这个文化重镇,士人们在灯下吟诵的场景展现了诗的雅致与生活的诗意。

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深思,也有对文化的赞美,折射出唐代士人的精神追求与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观迹成文代结绳:指从观察足迹到形成文字的演变,强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 皇风儒教浩然兴:描述皇帝的德政与儒家思想的兴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
    • 几人从此休耕钓:感叹因文化的兴起,几多人放弃传统生活方式,转向文化活动。
    • 吟对长安雪夜灯:描绘在长安雪夜灯下吟诗的优雅情景,表现出文化人的生活情趣。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休耕钓”与“吟对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 比喻:将文字比作文明的载体,传达其深远意义。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文字与文化的探讨,表达了对传统生活的怀念与对文化繁荣的向往,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面貌。

意象分析:

  • 苍颉:象征文字的起源与文化的传承。
  • 长安:代表了当时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体现了士人追求的理想生活。
  • 雪夜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突显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颉”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创造汉字的古人
    c. 一种乐器

  2. “几人从此休耕钓”中的“休耕”指的是什么? a. 继续耕种
    b. 停止耕作
    c. 休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对比汪遵的《苍颉台》和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但《苍颉台》更侧重于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反思,而《鸟鸣涧》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过杨子桥远望 清明日雨雪,来早晴霁二首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二 御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 理鬊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十 花屏 西园晚步二首 秋山二首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华镗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杜门自绝 白字旁的字 酗酒滋事 南冠楚囚 恩深似海 谱子 常春木 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痛责 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准绳 花结尾的成语 无所不通 糹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怨声载道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