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3:46
《登乐游庙作》
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
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
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
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
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
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
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这首诗描绘了从东城高原眺望咸阳的情景,感慨历史的沧桑。千年以前的事情,追溯到汉宣帝时代。如今的庙宇已是颓废荒凉,草木虽绿,却只见风轻轻飘扬。环视京城,双阙高耸在中央,微弱的钟声传来,暮色逐渐浓厚。歌声和乐声在万户人家中喧嚣,车马在宽阔的道路上拥堵。昔日的人们是否不是如此,在百代之后依然感伤。归来后我将守着这份空旷,心中所念渐渐淡忘。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浩然,湖州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简洁、深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登乐游庙作》创作于唐代,这一时期国家繁荣,经济文化发展,但诗人也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登乐游庙作》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以乐游庙为背景,透过高原的视角,观察咸阳的景象,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的开头以“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引入,展现了辽阔的视野和悠久的历史,既有地理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渲染。
接下来的“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指出了历史的厚重,汉宣帝时期的辉煌和后来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则揭示了人们的衰败与历史的遗迹,草木虽复绿,却掩不住历史的荒凉,表达出一种对历史无情的感慨。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权力的象征。微钟的声音在暮色中传来,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而“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则反映了人们的繁忙与喧嚣。最后两句“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共鸣,感受到历史的循环与伤感。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传达一种哲理性的悲观情绪,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歌通过描述古老的庙宇与现代的京城,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探讨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共鸣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汉武帝
B. 汉宣帝
C. 汉明帝
D. 汉元帝
诗歌中“春草虽复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失落
C. 疲惫
D. 快乐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热爱自然
B. 反映历史沧桑
C. 赞美英雄
D. 描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