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4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43:46
千年土中两刃铁,
土蚀不入金星灭。
沉沉青脊鳞甲满,
蛟龙无足蛇尾断,
忽欲飞动中有灵。
豪士得之敌国宝,
仇家举意半夜鸣。
小儿女子不可近,
龙蛇变化此中隐。
夏云奔走雷阗阗,
恐成霹雳飞上天。
这把千年埋在土中的双刃铁剑,
即使经历土壤侵蚀,金星也无法灭绝它的光芒。
沉重的青色剑脊,满是鳞片,
如同蛟龙没有足足,蛇的尾巴断了。
忽然间,它似乎要飞动,里面蕴藏着灵气。
豪杰得到它,便是敌国的珍宝,
仇敌心怀不轨,深夜中要来鸣叫。
小孩和女子都不可靠近,
因为其中隐含着龙蛇的变化。
夏天的云彩奔走,雷声轰鸣,
恐怕这将变成霹雳飞上天空。
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涧底。生于701年,卒于760年,因其诗风清新、情感真实而著称。他的诗作常涉及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具有深刻的思考。
《古剑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古物的珍视与对豪杰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武器和力量的崇拜。
《古剑行》通过描写一把古剑,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和神秘的力量。诗中提到的“千年土中两刃铁”,不仅强调了剑的悠久历史,更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古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古老的智慧和力量。诗人用“土蚀不入金星灭”来表现剑的坚韧与不屈,这种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和不灭的精神。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豪士得之敌国宝”,使得这把剑变得更加神秘和珍贵。古剑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豪杰的象征,代表着力量和荣耀。而“仇家举意半夜鸣”则暗示了剑的威力和敌人的畏惧,进一步增强了剑的神秘感。
诗中多次出现自然现象的描写,如“夏云奔走雷阗阗”,通过自然与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剑本身的魅力,更通过意象与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力量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古剑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对力量的向往,同时也警示人们对力量的尊重与敬畏。
诗中提到的古剑埋藏了多少年?
a) 千年
b) 百年
c) 万年
诗中警告谁不可以靠近古剑?
a) 士人
b) 小儿女子
c) 豪杰
“夏云奔走雷阗阗”中的“雷阗阗”意指什么?
a) 雷声大作
b) 雷声微弱
c) 雷声消失
韦应物与李白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力量和历史的崇敬,但韦应物通过古剑的描写显得更加神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