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22
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四首
作者:魏了翁
年光又见一百五,
春意才余十二三。
节物催人浑不觉,
谩随白堕看红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五十岁,但春天的气息才刚刚开始显现,周围的自然景物在不知不觉中催促着人们感受春天的到来。诗人随意地欣赏着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落,仿佛在沉醉于红色的春花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元明,号止庵,宋代诗人、词人,精于诗文,作品多以直白简练见长,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的宴会上,诗人借酒助兴,抒发自己对岁月的感慨和对春天的留恋,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欣赏。
魏了翁的《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四首》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春日的气息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在宴席上,面对春天的到来,既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又欣赏到春天的美丽。他用“年光又见一百五”开头,立刻引出自己对年龄的自省,表达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珍贵。接着,随着“春意才余十二三”,诗人将春天的初现与自己年岁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节物催人浑不觉”,则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生活相结合,催促着人们在繁忙中体会春天的来临。最后一句“谩随白堕看红酣”则以细腻的描写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春花的沉醉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仿佛在诉说着即使岁月流逝,依然要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却富有深意,展现了魏了翁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年光又见一百五”是指多少岁?
“春意才余十二三”中的“十二三”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堕”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