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06
鏦金伐鼓催行舟,拦街祖帐云如稠。
祥刑使者入奏事,诏书趣发不可留。
居人争门挽衣住,行人十步九回顾。
公言为汝五年留,便是数旬终一去。
居人向前为公语,情知不是留公处。
一春风雨寒凄凄,牛羊满地鸿酸嘶。
乾坤尔阔无处著,惟有此地恬不知。
桑麻鸡犬桃溪曲,身住主家数椽屋。
卧听前江风雨声,自嗟身是如天福。
公今归去作大官,连云广厦千万间。
我时岂不被公赐,天高卒卒难为攀。
吾侪小人腹,不惮再公祝。
公今揽辔行原隰,泽地相临看不足。
明朝归坐京师宅,深院重门壅休戚。
愿公莫为一身惜,须念同胞头戢戢。
春风湔泪情转恻,道旁过者声唶唶。
我时困卧五溪东,十日八九阴濛濛。
有来道前事,耳目为惺愡。
更将百壶扶醉胆,喜馀鼻息陵烟虹。
欲输一言不能措,以公所闻还赠公。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06
湖北提刑林寺丞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鏦金伐鼓催行舟,拦街祖帐云如稠。
祥刑使者入奏事,诏书趣发不可留。
居人争门挽衣住,行人十步九回顾。
公言为汝五年留,便是数旬终一去。
居人向前为公语,情知不是留公处。
一春风雨寒凄凄,牛羊满地鸿酸嘶。
乾坤尔阔无处著,惟有此地恬不知。
桑麻鸡犬桃溪曲,身住主家数椽屋。
卧听前江风雨声,自嗟身是如天福。
公今归去作大官,连云广厦千万间。
我时岂不被公赐,天高卒卒难为攀。
吾侪小人腹,不惮再公祝。
公今揽辔行原隰,泽地相临看不足。
明朝归坐京师宅,深院重门壅休戚。
愿公莫为一身惜,须念同胞头戢戢。
春风湔泪情转恻,道旁过者声唶唶。
我时困卧五溪东,十日八九阴濛濛。
有来道前事,耳目为惺愡。
更将百壶扶醉胆,喜馀鼻息陵烟虹。
欲输一言不能措,以公所闻还赠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友人即将离开,去往更高官位的场景。金鼓声催促着船只出发,街道上布置的帐幕像云一样稠密。祥刑使者带着奏章进入,诏书催促着他不得停留。居住的人们争着在门口挽留他,行人每走十步就回头望望。他说是为了你留五年,实际上几个月就要离开。居住的人向他诉说,心里明白这并不是留他的地方。一春的风雨寒冷凄凉,牛羊满地发出悲鸣。天地宽广无处可去,唯有此地安然无知。桑树、麻田、鸡犬相随,住在朋友的几间小屋里。躺着听着江边的风雨声,感叹自己如同得天之福。你即将回去做大官,广厦千万间。难道我不希望你赐我一二?天高云淡难以攀登。我们这些小人不怕再祝福你。你如今驾辕行在原野,泽地相临依然不够。明天你将回到京师的宅子,深院重门阻挡了忧喜。希望你不要只为自己惜惜,须得想到同胞们的艰难。春风洗去泪水,情感变得更为深切,路旁过客的声音悲切。我当时困在五溪的东边,十天八九都是阴霭霭的。有人来诉说之前的事,耳中听到都是惋惜。更将百壶酒来扶醉,喜余的鼻息散发出烟虹。想说一句话却无从表达,唯有把你听到的赠与你。
魏了翁(约1225-1298),字君谦,号止庵,宋代诗人,官至提刑,学识渊博,尤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自然著称。
此诗创作于魏了翁担任提刑期间,描绘了他友人即将离去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情感。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朋友即将离去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金鼓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急切而又庄重的气氛,同时也隐喻了官场生活的紧迫与无奈。诗人对于友人的关怀与不舍,贯穿全诗,情感真挚而深刻。
从诗中可以看出,魏了翁不仅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对社会和人道主义有着深刻的思考。他在诗中多次提到对同胞的关心,反映出一种悲悯与责任感。在描写友人即将升迁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与无奈,体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渴望。
全诗的意象丰富,从街头的祖帐到江边的风雨,形成了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生活的多样与复杂。而在这些细节中,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得以升华,展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不仅是一曲离别的哀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魏了翁的艺术才华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和同胞的关怀,同时也流露出个人的迷茫与无奈,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祥刑使者”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传达诏书的使者
C. 农夫
D. 商人
“居人争门挽衣住”中“挽衣”的意思是什么?
A. 拉住衣服
B. 送行
C. 争吵
D. 招呼
诗中提到的“春风湔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不舍
C. 愤怒
D. 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