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其四》

时间: 2025-04-23 13:16:59

诗句

击柱论功不忍看,筑坛刑马誓河山。

当年绛灌知何似,只在春秋鲁卫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16:59

原文展示

击柱论功不忍看,筑坛刑马誓河山。
当年绛灌知何似,只在春秋鲁卫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战争中功绩的反思,诗人不忍心看那些用柱子击打的声响来论功行赏,决心在坛上立誓,捍卫自己的国家。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历过的事情又能与现在相比呢?不过是春秋时代的鲁国和卫国之间的小事罢了。

注释

  • 击柱:用柱子敲打,古代常用来表示宣誓或立功。
  • 论功:讨论功绩。
  • 筑坛:建立祭坛,古时用以宣誓或祭祀。
  • 刑马:指以马为刑具,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惩罚手段。
  • 绛灌:指古代的灌溉方式,绛是指红色,象征着一种古老的文化传承。
  • 春秋鲁卫: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卫国,代表了古代的政治、军事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廷枢,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其不屈不挠的斗志与高尚的情操而被后世所景仰。他的诗作多表达忠诚、爱国精神,强烈的民族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为抵抗外敌侵扰而奋起,深感国家的安危与人民的苦难,因而写下此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邃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击柱论功不忍看”既表现了诗人对那些浮夸政绩的厌倦,又暗示了对真正功绩的渴望。接下来的“筑坛刑马誓河山”,则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绛灌”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只在春秋鲁卫间”则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历史的兴衰与个人的奋斗成了对比,突显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悲愤与无奈,激励后人要铭记历史、勇于担当,展现了文天祥高尚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击柱论功不忍看:表达诗人对那些张扬功绩的人的不满和无奈。
  2. 筑坛刑马誓河山:提到祭坛和刑马,暗示诗人愿意为国家誓死捍卫。
  3. 当年绛灌知何似:怀念过去的事情,反思历史与现实的差异。
  4. 只在春秋鲁卫间:暗示历史上小国之间的斗争与现实中国家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击柱论功”和“筑坛刑马”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历史的比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递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对虚假功绩的不屑与对真正忠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权力与声望,击柱以示宣誓。
  • :象征祭祀与誓言,表达坚定的决心。
  • :象征战争与牺牲,暗示着为国捐躯的精神。
  • 春秋鲁卫:象征历史的兴衰与小国之间的无奈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击柱论功不忍看”的意思是什么? A) 赞美功绩
    B) 不满浮夸的功绩
    C) 反思历史
    D) 期待未来

  3. 诗中提到的“春秋鲁卫”象征什么? A) 大国之间的斗争
    B) 小国之间的无奈
    C) 个人的奋斗
    D) 历史的长河

答案

  1. B) 宋代
  2. B) 不满浮夸的功绩
  3. B) 小国之间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文天祥的《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其四》和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忧国忧民情怀,但文天祥更加强调个人的忠诚与责任,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悲观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
  • 《文天祥诗文研究》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中桂 中秋醵饮,月色犹笼薄霭。夜半起视,乃澄洁如画 月中桂 吴淞舟中 月中桂花 月中桂 八月十四夜月,介庵韵 月中桂 咏丹桂 月中桂子 月中桂 月中桂 月中桂 月中桂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盐不解淡 南船北马 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记帐 鸟字旁的字 心花怒放 兽子 援笔而就 陆绩橘 黑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咏桑寓柳 利害得失 癶字旁的字 一窄巴 骨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