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鹿鸣宴诗》

时间: 2025-04-25 14:12:40

诗句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12:40

原文展示

次鹿鸣宴诗
文天祥 〔宋代〕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盛大的宴会场面,礼乐声悠扬,使者从远道而来,光辉的荣光似乎也照耀着乡里的英才。虽然在贞元年间的科举考试中,我曾获得过好名次,但仍然感到与司隶龙门的成功相比,自己实在是微不足道。纵观历史,二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似乎还容易些,而两位苏轼与苏辙的清白节操才是真正的荣耀。诗人自负才华,认为自己的成就也应如此,无意低头于当年的祢正平。

注释

  •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象征着国家的盛大仪典。
  • 皇皇:形容气势宏伟、庄重。
  • 乡英:指乡中的杰出人才。
  • 贞元:唐代年号,指的是贞元年间的科举。
  • 虎榜:指科举考试的榜单,考中者称为“上榜”。
  • 龙门:指科举中的高职位,形象化地表示一种荣誉。
  • 二宋:指北宋和南宋时期。
  • 清节:指清白的操守和高尚的节操。
  • 囊书:指书袋,象征学识渊博。
  • 祢正平:指唐代的祢衡,以清白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与勇气,后被俘并最终就义。他的诗作充满了爱国情怀,尤其是在国家危亡之际,他的诗歌更是激励了无数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文天祥不仅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还借此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他对科举的感慨,反映了对人才与道德的重视,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次鹿鸣宴诗》以“礼乐皇皇”开篇,给人一种庄重而盛大的场面感。诗中通过对宴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文天祥提到“光华分似及乡英”,不仅是对乡里人才的赞美,更是对自己成就的谦逊自省。接着,他引入历史典故,通过与贞元虎榜、司隶龙门的对比,表现了对个人成就的否定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中提及的“两苏”即苏轼与苏辙,二人以清白的节操和卓越的才华为后人所敬仰,文天祥以此为榜样,表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最后,他以“囊书自负应如此”自信地表明自己的学识,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整首诗明快而有深意,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也有对时代的思考,充分展现了文天祥作为诗人的深厚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礼乐皇皇使者行:描绘出盛大的礼乐场面,仿佛使者正在向乡里传递荣誉。
  2. 光华分似及乡英:光辉的荣光似乎照耀到乡里的英才,表达了对乡土的骄傲与眷恋。
  3. 贞元虎榜虽联捷:提到自己在贞元年间的科举成功,暗示自己曾有的荣耀。
  4. 司隶龙门幸缀名:对比自己与更高荣誉的得主,表现出自谦。
  5. 二宋高科犹易事:感叹历史上二宋时期的科举似乎相对容易。
  6. 两苏清节乃真荣:强调清白节操才是真正的荣耀。
  7. 囊书自负应如此:表现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期望。
  8. 肯逊当年祢正平:对祢衡的敬仰,表明自己不愿屈尊。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光华和荣光形象化描述成就,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排比:通过列举历史人物,增强了论述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成就的自省与对高尚节操的追求。文天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身经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礼乐:象征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传承。
  • 光华:代表荣耀与成就。
  • 乡英:乡土的骄傲与人才的涌现。
  • 高科:象征科举的成功与社会地位的提升。
  • 清节:道德的高尚与人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次鹿鸣宴诗》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文天祥
    C. 李白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两苏”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A. 苏洵与苏轼
    B. 苏轼与苏辙
    C. 苏辙与苏舜钦
    答案:B

  3. 诗中“光华分似及乡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乡土的骄傲
    B. 对个人成就的否定
    C. 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答案:A

  4. 文天祥在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哪些人的敬仰?
    A. 司隶龙门的得主
    B. 祢衡
    C. 两位苏轼与苏辙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次鹿鸣宴诗》与《登高》:二者都表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但《登高》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次鹿鸣宴诗》则更强调对人才与道德的重视。
  • 《次鹿鸣宴诗》与《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对乡土的眷恋,但《静夜思》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而《次鹿鸣宴诗》则在荣耀与节操中寻求自我定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文天祥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雪 老伴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十五 照香 茧庵·初营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 悼亡 寄鞏丈哭孙 次杨丈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衔羽 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严如鈇钺 楞头楞脑 宝钗分股 谋意 尽相穷形 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瘀肉 用字旁的字 吴歲 持禄保位 牙字旁的字 老少无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