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4:58
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
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
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
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
树叶在细雨中沙沙作响,寒冷的月光照耀着遥远的夜晚。
马儿嘶鸣,车上的铃铛声响,周围的动静让人无法安心。
有人在梦中追求超凡脱俗,想要脱去儒者的冠帽。
在明亮的镜子中看自己,发现真心的良善却是难以做到的。
诗中提到的“儒冠”代表了儒家士人的身份和文化,而“梦超俗”则反映了人们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这种追求在古代文人中十分常见,许多诗人都在探索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心灵的纯净。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他经历人生起伏,内心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其一》是黄庭坚在寒夜中对内心追求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索索叶自雨”,营造出了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细雨中的树叶声响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寂寞。接下来的“马嘶车铎鸣”,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不安的感觉,周围的动静让人无法安心,暗示着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相悖。
“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然而,虽然梦中有这样的追求,现实中却发现“良独难”。在明亮的镜子中照见自己,理想的善良和真实的自我之间的落差,让人感到无奈和困惑。整首诗在清冷的夜色中,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既有对世俗的反思,也有对自身的深刻省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索索叶自雨”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雨中的树叶声
B. 风中的花香
C. 夕阳的余晖
D. 清晨的鸟鸣
“有人梦超俗”中“超俗”指的是什么?
A. 超越世俗的追求
B. 回归自然
C. 追求财富
D. 享受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