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3:48
老仙旧地枕东城,
古木参天警昼声。
我亦愿为方外友,
风流何必并时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老仙人居住地的思念,那里有高大的古树在阳光下发出警示的声音。诗人表示自己也愿意成为超脱世俗的朋友,认为风流洒脱并不一定要在同一时代出现。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词人,以其婉约词风著称。他的词清丽婉约,情感细腻,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词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秦观晚年,正值北宋时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令诗人感慨万千。他借古树和仙人之境,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以“老仙旧地”为引子,描绘出一个宁静而高远的境地。诗中通过对“古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凝固,世俗的喧嚣被隔绝。古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无数的风雨变迁,警示着后人。
而“我亦愿为方外友”则流露出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想要超越当下的束缚,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度清幽的时光。这种情怀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追求,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强调“风流何必并时生”,即使身处不同的时代,追求理想和洒脱的精神都是永恒的主题。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个体价值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强调个体价值和追求理想的永恒性,反映了对现实的深思和对理想的执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仙”指的是?
“古木参天”中的“参天”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人希望成为的朋友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秦观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苏轼的作品则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格,但情感的深度和表现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