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遣兴七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2 15:11:36

诗句

一饱便满意,百年才转头。

可怜空不合,为问亦何求。

黄卷仍舒卷,清樽自劝酬。

吊湘儿辈事,何地著閒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1:36

原文展示:

一饱便满意,百年才转头。可怜空不合,为问亦何求。黄卷仍舒卷,清樽自劝酬。吊湘儿辈事,何地著閒愁。

白话文翻译:

吃饱了就感到满足,百年只是一瞬转头。可怜的是,空有不合之感,问你究竟在追求什么。黄卷(书本)依旧摊开,清酒杯中自我劝饮。哀悼湘儿(屈原)那一辈的人,何处再去生闲愁?

注释:

  • 一饱便满意:指吃饱后就有了满足感。
  • 百年才转头:形容时间转瞬即逝,百年一瞬。
  • 可怜空不合:令人遗憾的是,内心却感到空虚不满。
  • 黄卷:指古书,形容知识的积累。
  • 清樽:清酒的酒杯,象征饮酒的乐趣。
  • 吊湘儿辈事:哀悼屈原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人。
  • 何地著闲愁:何处再能生出闲愁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李流谦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之际,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或个人遭遇影响,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满足与空虚之间的矛盾。开头两句“一饱便满意,百年才转头”,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物质满足后,似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作者以“可怜空不合”告诫读者,虽然感到满足,但内心深处却常常感到空虚,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之后,精神层面的困惑。

后面的“黄卷仍舒卷,清樽自劝酬”则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黄卷代表知识与文化的追求,而清樽则是对生活乐趣的享受。在此,作者似乎在提醒人们,虽然生活中有享乐,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充实。

最后一句“吊湘儿辈事,何地著闲愁”将诗人对屈原的哀悼与自身的思考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以及对自己生命境遇的无奈和思索。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哲理,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饱便满意:暗示人们追求物质的满足。
  2. 百年才转头:强调时间的流逝,人生短暂。
  3. 可怜空不合:反映内心的失落与不满。
  4. 黄卷仍舒卷:指知识的积累依旧在继续。
  5. 清樽自劝酬:饮酒自娱,享受生活的乐趣。
  6. 吊湘儿辈事:哀悼屈原,感慨历史人物的遭遇。
  7. 何地著闲愁:追问自己何处去寻找内心的愁苦。

修辞手法

  • 对比:满足与空虚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象征:黄卷、清樽象征知识与享乐。
  • 反问:通过“何地著闲愁”,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物质的满足与内心的空虚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卷:象征知识、文化以及人生的智慧。
  • 清樽:象征生活的享乐与个人的情感寄托。
  • 湘儿:指屈原,象征爱国情怀与历史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饱便满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物质的满足
    B. 对精神的追求
    C. 对历史的思考

  2. 诗中提到的“黄卷”象征什么? A. 享乐
    B. 知识
    C. 时间

  3. 诗人对屈原的情感是: A. 赞美
    B. 哀悼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与湘儿有关,表达对国家的忧愁与个人的悲痛。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李流谦:李白的诗多豪放,而李流谦的则显得更加沉思与内省,二者在表达情感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李流谦的多首诗作。
  • 《屈原及其时代研究》:对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的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山道上 岘山 重题江干初雪图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集 句 其二 鸟散馀花落 谒阙里 挽薛艮斋 挽薛艮斋 自警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壮武 干字旁的字 攻瑕索垢 先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蹄洼 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横开头的成语 鹤亦败道 肤廓 倚马立成 包含藩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豪擅 中结尾的成语 一清早 鸿鷑凤立 面字旁的字 进退损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