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5-04 10:29:31

诗句

虎踞龙蟠万古雄。

横飞一节大江东。

今归定作鸾坡客,笔底山川写不穷。

吟絮柳,赋东风。

年年春在建章宫。

天教随佛生人世,恰似河沙寿我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9:31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臧鲁子 〔宋代〕

虎踞龙蟠万古雄。
横飞一节大江东。
今归定作鸾坡客,
笔底山川写不穷。
吟絮柳,赋东风。
年年春在建章宫。
天教随佛生人世,
恰似河沙寿我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胸怀壮志,怀念历史的情感。前两句写道,像虎和龙一样雄踞的山川,千古以来都是强大的象征;大江奔流不息,仿佛在横飞。接下来,作者表明自己今后将以鸾坡的身份归来,用笔描绘祖国的山河,永无止境。接着,诗人吟诵着柳絮,歌颂着和煦的东风,年年春天都在建章宫中盛放。最后,诗人感叹,命运如天意般随佛教而生,仿佛河沙一样,赐予我长寿。


注释:

  1. 虎踞龙蟠:比喻地势险要,形势雄伟,常用来形容山水地理的壮丽。
  2. 鸾坡:指传说中神鸟鸾的栖息地,象征高雅的境界或身份。
  3. 建章宫:古代宫殿名,象征繁华和春天的美好景象。
  4. 河沙:用来比喻生命的长久与丰富。

典故解析:

  • “虎踞龙蟠”出自《易经》,原意为象征雄伟的山川,后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山河形势。
  • “建章宫”是唐代的宫殿,历史上曾是帝王的居所,象征着权力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臧鲁子,字子蕃,宋代诗人,活跃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激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为特点,追求诗歌的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心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思。时代背景下,国家经历战乱与变迁,诗人以此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历史的追忆。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的开头以“虎踞龙蟠”描绘了壮丽的山川,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历史的悠久,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紧接着,诗人提到“大江东”,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象征着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岁月的沧桑。

在表达个人情感上,诗人提到“今归定作鸾坡客”,显示出他对未来归来后的自信与期望。他用笔描绘自然与历史,仿佛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无穷的创作欲望与诗人的理想境界。“吟絮柳,赋东风”则暗示着诗人在春天的愉悦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希望。最后一句“恰似河沙寿我公”,用河沙比喻长寿,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与豪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踞龙蟠万古雄:描述山川形势的雄伟,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国家的强盛。
  2. 横飞一节大江东:描写大江东去,流转千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3. 今归定作鸾坡客:表达诗人对未来归来的自信,立志成为高雅境界的追求者。
  4. 笔底山川写不穷:体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愿意用笔记录其壮丽。
  5. 吟絮柳,赋东风: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诗人对生命之美的热爱。
  6. 年年春在建章宫:象征着繁荣与美好,春天的永恒与希望。
  7. 天教随佛生人世:感慨命运和佛教的关系,展现人生的哲思。
  8. 恰似河沙寿我公:用河沙比喻长寿,表达对生命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恰似河沙”,用河沙比喻长寿,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吟絮柳,赋东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万古雄”,强调了国家的强盛与历史的悠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展现了豪情壮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虎、龙:象征力量与尊贵,表达人们对国家的骄傲。
  2. 大江:象征历史的延续,时光的流逝。
  3. 鸾坡:象征高尚与追求理想的境界。
  4. :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虎踞龙蟠”形容的是什么?

    • A. 朴素的生活
    • B. 雄伟的山川
    • C. 温暖的春天
  2. “今归定作鸾坡客”中的“鸾坡”象征什么?

    • A. 高雅境界
    • B. 贫困生活
    • C. 远离乡土
  3. 诗的最后一句“恰似河沙寿我公”表达的意思是?

    • A. 对长寿的祝愿
    • B. 对财富的渴望
    •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思念。
  • 《登鹳雀楼》:王之涣,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远大志向。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亦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月色和花影的细腻描写。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家乡的思念,而《鹧鸪天》则更多描绘壮丽的山河与个人理想。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 对宋代诗人的详细分析与作品选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深入探讨古代诗词的风格与技巧。
  3. 《诗经与古典诗歌研究》 - 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查询

九日 题归去来图 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 秋陂道中三首 其二 去德清十数里阻冰舟行甚艰 达观僧绍本年九十能记东坡建中靖男题诗之事 在伯欲见洪龟父夏均文诗因逸归玉山取之自常 二十七日作 秋怀十首 送梁仁伯赴江陵丞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漏尽锺鸣 丿字旁的字 开心符 党邪陷正 舞衫歌扇 尢字旁的字 十病九痛 沙块 三星在户 包含存的成语 发上指冠 蜃楼海市 包含隙的词语有哪些 算计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