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18
圆旨探双林,卮言发南华。
万里归一空,谁云正非邪。
门影摇青松,曾回贵侯车。
犹遗数层塔,岌岌凌飞霞。
这首诗描绘了文举塔的景象与情感。诗人以圆满的志向探索双林,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在南华的地方,言语如酒,令人陶醉。万里归来,归于一片空灵,谁能分清正邪?门前的影子在青松间摇曳,曾经贵族的车马在这里经过。如今只剩下几层古塔,依然高耸入云,仿佛与飞霞相连。
作者介绍: 刘拯,字景明,号白石,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关注自然与人文,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刘拯游历文举塔时创作,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追求与敬仰。
《破山八咏·文举塔》以文举塔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圆旨探双林”引入,暗示着对理想和现实的探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接着“卮言发南华”,使用了酒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表明对生命和历史的反思。
“万里归一空,谁云正非邪”一句则引发了对真伪是非的思考,提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真理的艰难。紧接着,诗人描绘了塔前的景象,门影摇曳,青松相伴,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
最后以“犹遗数层塔,岌岌凌飞霞”结束,既表现了塔的高耸,也象征着文化的永恒。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举塔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思考,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圆旨探双林”中的“圆旨”指的是:
A. 理想的圆满
B. 圆形的目标
C. 完美的形式
诗中提到的“卮言”象征着:
A. 酒的酿造
B. 深刻的哲理
C. 轻松的谈话
“万里归一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宁静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