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霜阁》

时间: 2025-05-05 13:22:31

诗句

翰林诗笔振千古,珊瑚照夜横雕梁。

高文胜地占江左,我来戴胜初降桑。

雨师愤郁欲倾注,气蒸柱礎如迸浆。

清风执热逝可濯,定知五月飞秋霜。

山盘左右俨环列,赏溪远带摩寒光。

苍松怪柏倚层岭,不许桃李参其行。

干缠薜荔俯危涧,渴龙矫矫鳞甲张。

云生楼宇隐金绿,泉落庭除兰芷芳。

虎传老包踞前壁,百兽辟易远我堂。

像瞻黄檗若欺魄,智囊岂特降支郎。

碧鸡一声破烟雾,静中不觉尘世忙。

冥搜穷讨扫俗轨,更开竹径通禅房。

荒台谁忆遗民钓,乐土长吟帝子章。

避世徵君想岩穴,濯缨孺子思沧浪。

临流赋诗情骀荡,万虑不敢愁吾肠。

会须畏夏继康乐,青松架壑聊相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31

原文展示

秋霜阁
作者: 刘拯 〔宋代〕

翰林诗笔振千古,珊瑚照夜横雕梁。
高文胜地占江左,我来戴胜初降桑。
雨师愤郁欲倾注,气蒸柱礎如迸浆。
清风执热逝可濯,定知五月飞秋霜。
山盘左右俨环列,赏溪远带摩寒光。
苍松怪柏倚层岭,不许桃李参其行。
干缠薜荔俯危涧,渴龙矫矫鳞甲张。
云生楼宇隐金绿,泉落庭除兰芷芳。
虎传老包踞前壁,百兽辟易远我堂。
像瞻黄檗若欺魄,智囊岂特降支郎。
碧鸡一声破烟雾,静中不觉尘世忙。
冥搜穷讨扫俗轨,更开竹径通禅房。
荒台谁忆遗民钓,乐土长吟帝子章。
避世徵君想岩穴,濯缨孺子思沧浪。
临流赋诗情骀荡,万虑不敢愁吾肠。
会须畏夏继康乐,青松架壑聊相望。

白话文翻译

诗人以翰林院的诗笔名扬千古,夜晚的珊瑚灯光照亮了雕刻的梁柱。高尚的文学在江左地区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我刚刚来到这里,仿佛是一只初降的戴胜鸟。雨神情绪低落,似乎要倾泻而下,蒸腾的气息像是要冲破地基。清风带走炎热的气息,想必是知道五月的秋霜即将到来。山峦环绕,严整地排列着,远处的溪水映照着寒光。苍松雄伟,怪柏依偎在高岭上,不让桃李与之相伴。藤蔓缠绕着树干,俯瞰着险峻的山涧,渴望的龙仰头张开鳞甲。云雾缭绕,楼台隐没在金绿之间,泉水从庭院流下,散发着兰草和芷草的芳香。老虎传说中的老包雕像屹立在前,百兽都远离我所在的堂室。像是黄檗树的影子仿佛在欺骗人的灵魂,智者难道只是成为支郎?碧鸡一声鸣叫破开烟雾,在安静的时刻不觉间世间的纷扰。探寻深渊,清扫世俗的轨迹,更开辟了通往禅房的竹径。谁还记得荒台上遗民垂钓的景象,乐土中长吟帝子的篇章。逃避世俗的征兆,想要隐居于山岩之中,浸泡在沧浪的思绪中。临流作诗,情绪激荡,万般忧虑不再困扰我的心肠。最后我只希望在夏日中能继续享受快乐,青松在山谷间静静相望。

注释

  • 翰林: 指的是翰林院,古代官署,专门负责编辑、撰写文书的文人机构。
  • 珊瑚: 这里指的是灯光,古人用珊瑚装饰灯具。
  • 戴胜: 一种鸟,象征着高洁。
  • 雨师: 传说中的雨神。
  • 冥搜穷讨: 深入探索,彻底清扫。
  • 帝子章: 指的是《帝子吟》,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拯,字道明,号秋霜阁,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和自然景象。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与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秋霜阁》是一首深具意境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纷扰的不屑。开篇以“翰林诗笔振千古”引入,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自信,紧接着通过“珊瑚照夜横雕梁”描绘出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的创作氛围,既有光亮的美感,又带有一丝孤寂。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运用“雨师愤郁欲倾注”的意象,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逐渐将视角转向周围的山水与植物,以“苍松怪柏”与“干缠薜荔”展现出自然的生机和苍劲,仿佛在强调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存。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世俗浮华的超然态度。诗的最后几句通过“万虑不敢愁吾肠”,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自在,深得人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翰林诗笔振千古: 诗人自信其诗才可流传于后世。
  2. 珊瑚照夜横雕梁: 夜晚的灯光照亮了美丽的雕梁,营造出雅致的氛围。
  3. 高文胜地占江左: 指在江左地区,文化繁荣,诗文成就高。
  4. 我来戴胜初降桑: 自谦地表明自己刚来到这里,就像初降的戴胜鸟。
  5. 雨师愤郁欲倾注: 雨神似乎不满,要倾泻大雨。
  6. 气蒸柱礎如迸浆: 形容气候湿热,似乎要冲破地面。
  7. 清风执热逝可濯: 清风送走炎热的气息,带来清凉。
  8. 定知五月飞秋霜: 预示着五月将迎来秋霜,暗含时光流转。
  9. 山盘左右俨环列: 山峦环绕,显得庄重而有序。
  10. 赏溪远带摩寒光: 远处的溪水映照出寒冷的光辉。
  11. 苍松怪柏倚层岭: 松柏在山岭中生长,展现出苍劲之美。
  12. 不许桃李参其行: 桃李花木不允许与之为邻,象征高洁。
  13. 干缠薜荔俯危涧: 藤蔓缠绕在树干上,低头俯视深涧。
  14. 渴龙矫矫鳞甲张: 渴望的龙展现出矫健的姿态。
  15. 云生楼宇隐金绿: 云雾缭绕,隐没了楼台的金绿。
  16. 泉落庭除兰芷芳: 泉水流下,庭院散发出兰草与芷草的香气。
  17. 虎传老包踞前壁: 传说中的老虎雕像屹立在前,百兽都离我而去。
  18. 像瞻黄檗若欺魄: 黄檗树的影子似乎在欺骗人的灵魂。
  19. 智囊岂特降支郎: 智者难道只是成为支郎?
  20. 碧鸡一声破烟雾: 一声碧鸡鸣叫,打破了烟雾缭绕的宁静。
  21. 静中不觉尘世忙: 在静谧中,不知尘世的忙碌。
  22. 冥搜穷讨扫俗轨: 深入探索,清扫世俗的常轨。
  23. 更开竹径通禅房: 开辟出通往禅房的竹径。
  24. 荒台谁忆遗民钓: 荒台上,谁还记得遗民垂钓的情景。
  25. 乐土长吟帝子章: 在乐土中,长吟《帝子吟》的篇章。
  26. 避世徵君想岩穴: 向往隐居于山岩,逃避世俗的征兆。
  27. 濯缨孺子思沧浪: 浸泡在沧浪中,思绪悠然。
  28. 临流赋诗情骀荡: 在流水旁作诗,情绪激荡。
  29. 万虑不敢愁吾肠: 万般忧虑都不再困扰我的心肠。
  30. 会须畏夏继康乐: 只希望在夏日中继续享受快乐。
  31. 青松架壑聊相望: 青松在山谷间静静相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翰林诗笔振千古”意指诗才如笔一样,可以影响历史。
  • 拟人: “雨师愤郁欲倾注”,将雨神赋予情感。
  • 对仗: 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翰林: 代表文人和文化。
  2. 雨师: 代表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3. 苍松怪柏: 象征坚韧与高洁。
  4. 碧鸡: 象征清新与希望。
  5. 竹径: 引申出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雨师”指的是哪种神祇?

    • A. 风神
    • B. 雨神
    • C. 雷神
    • D. 火神
  2. “翰林诗笔振千古”中的“振”字可以理解为:

    • A. 颤动
    • B. 振动
    • C. 影响
    • D. 激发
  3. 诗中提到的“碧鸡一声破烟雾”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宁静
    • D. 忧虑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题黄州快哉亭》

诗词对比

刘拯的《秋霜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山水自然的美,王维更侧重于意境的空灵,而刘拯则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却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苏幕遮 雨中登楼 苏幕遮 鸣鹤馀音卷四之 苏幕遮 苏幕遮 中秋无月 苏幕遮 鄠县晏公惠面 苏幕遮 自害风 苏幕遮 风发 苏幕遮 其二 塞上 苏幕遮 其一 塞上 苏幕遮旧藏顾西梅长亭送别画扇,效红友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一语为重 积案盈箱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军年 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光之灾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洒线 望尘不及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豸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节俭躬行 累结尾的成语 考鞫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