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6:51
石城
晋代衣冠空薜萝,
石城埤堄尚娥娥。
镇雄江汉山增险,
藩撤孙吴水不波。
混一方知臣力瘁,
忧危孰料女戎多。
废兴堪下千秋泪,
若问浮名心已磨。
这首诗描绘了晋代的衣冠已空,只有薜萝在蔓延。石城的水面上,依旧映衬着美丽的月光。镇雄的江汉山脉愈加险峻,孙吴的水面却依然平静。治理一方的臣子辛劳至极,忧虑危险的事物,谁能料到女戎的数量如此之多?对于兴废,历史长河中泪水千行,只问浮华的名声,内心却已无所依恋。
作者介绍:李莲,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常带有忧国忧民之情。他的作品多展现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石城》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石城的景象,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反映了对政权更迭、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石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邃的诗。李莲通过对石城的描绘,表现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困扰的忧虑。诗中“晋代衣冠空薜萝”开篇即以清冷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沧桑感,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已然消逝,留下的只是荒凉的景象。
“镇雄江汉山增险,藩撤孙吴水不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历史的平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政局变迁的隐喻,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李莲通过“混一方知臣力瘁,忧危孰料女戎多”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担忧,尤其是外族的威胁。诗人感受到治理国家的艰难与无奈,忧虑着国事的危机与未来的方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莲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名声的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历史感与对未来的无能为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名声与内心感受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悲凉而又沉重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莲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的“薜萝”象征什么?
“镇雄江汉山增险”中的“增险”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