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0:49
破山八咏·空心潭
作者: 刘拯 〔宋代〕
碧潭发幽石,萧洒无织尘。
寒光湛秋月,有物难比伦。
离钩况无鱼,千尺徙垂纶。
到此心已空,何用濯吾缨。
在碧绿的潭水中,幽静的石头若隐若现,洁净得没有一丝尘埃。
寒冷的光辉照耀着秋天的明月,潭水中的景象无与伦比。
虽然钓竿下垂,却没有鱼上钩,千尺长的钓线也无用。
来到这里,我的心已经空灵,何必再洗涤我的衣缨呢?
作者介绍:刘拯,字梦得,号子翱,南宋时期的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作者游览空心潭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空灵状态,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破山八咏·空心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潭水、石头、秋月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首句“碧潭发幽石”引入了清澈的潭水,设定了诗的基调,接着“萧洒无织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宁静。紧接着,诗人以“寒光湛秋月”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潭水,令人感受到一种冷静与清澈的美。
然而,诗人在描写美好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失落。“离钩况无鱼”表现了钓鱼的无果,暗示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与迷茫。“到此心已空,何用濯吾缨”则是诗人对外在修饰的无所谓,强调心灵的追求。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面下,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物质外在的超脱,体现了追求心灵宁静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潭”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
B. 浑浊的水
C. 河流
诗人认为“何用濯吾缨”是什么意思?
A. 外在修饰是必要的
B. 内心追求更重要
C. 修饰衣服是无趣的
“离钩况无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对《破山八咏·空心潭》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