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55
晚步已穷云水地,何人小筑傍湖阴。
穿村正喜迎枫叶,问菊翻成到竹林。
隔浦山低嫌浪阔,远帆风定觉秋深。
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
傍晚时分,我的步伐已经走到云水相交的地方,谁在湖边的阴影下建起了小屋?穿过村庄,正高兴地迎接枫叶的到来,询问菊花是否已经开到竹林。隔着水面,山显得低矮,似乎嫌弃浪涛太宽广;远处的帆船在微风中停泊,让我感觉到秋意正浓。想必落日正好适合乘兴而去,但少伯的扁舟却仍然无法寻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必英,清代诗人,生平历任官职,性情高洁,喜爱山水,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怀,展现出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于湖边散步,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傍晚,诗人漫步于湖边,目睹了自然的美丽与时光的流逝。开篇“晚步已穷云水地”,设定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接下来的“何人小筑傍湖阴”,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文环境的思考。随着“穿村正喜迎枫叶”,诗人逐渐进入了秋天的氛围,既有对枫叶的期待,也有对菊花的询问,这种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隔浦山低嫌浪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低矮的山与宽广的水面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一种空间的错位感。最后两句“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则是对人生与自然的哲思,落日象征着光阴的流逝,而少伯的扁舟则隐喻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恬淡和悠然自得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步已穷”是什么意思?
“何人小筑傍湖阴”中“小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少伯”是指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相比,范必英的《湖浦》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多了一份人情味和对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宁静。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描绘,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