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0
一丛花
以莹园藤花制饼,分馈詷白,有词见谢,因填此解和之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仙云碎叠映屏纱。
卵椀胜槐芽。
玉纤新拣燕支菜,
论风味只属诗家。
刚到半焦,
山禽唤罢,
供我嚼春霞。
团团休笑似蒸沙。
老去更迷花。
蓬山旧梦红绫冷,
算闲福不负残牙。
一架绿阴,
歌筵敞处,
回首是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人们的欢聚。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云彩透过纱窗的情景,形容盛宴中美食的丰盛。诗中提到的“玉纤新拣燕支菜”暗示了诗人对美食的赞美,而“供我嚼春霞”则表明了对春天的珍视。最后,诗人回首往昔,感慨岁月流逝,依旧迷恋花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郭则沄,清代诗人,生于1714年,卒于1776年。他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笔触闻名,诗风雅致,常描绘山水田园的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季聚会时写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融合了自然的美和人情的温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欢聚的乐趣。开头的“仙云碎叠”便营造了一种轻灵、梦幻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描绘一个人间仙境。中间部分通过对食物的细致描绘,展示了生活中的乐趣与诗意,强调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最后,诗人回首过往,虽然感到时光的流逝,但仍对美好生活心存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和对美好回忆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仙云碎叠”中“仙云”指的是:
A) 美丽的云彩
B) 仙人的云
C) 破碎的云
诗中提到的“卵椀”是指:
A) 一种鸟
B) 圆形的碗
C) 一种花卉
诗人回首往昔的感慨主要体现在:
A) 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B) 对食物的描绘
C) 对山禽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一丛花》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