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7
一丛花 杨梅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江城初泊洞庭船,
颗颗贩匀圆。
朱樱素柰都相逊,
家乡在消夏湾前。
两崦蒙茸,
半湖幂䍥,
笼重一帆偏。
买来恰趁晚凉天,
冰井小亭轩。
妆馀浴罢春纤湿,
粉裙上几点红鲜。
莫是明朝,
有人低问,
羞晕转嫣然。
在江城初次停泊洞庭的船上,船上的杨梅颗颗饱满、均匀。朱樱和素柰相互映衬,显得各有风采,而我的家乡在消夏湾前。两座山峰被雾气笼罩,湖面上轻纱般的水波荡漾,船帆在这重重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偏斜。我恰好在凉爽的傍晚买了些杨梅,坐在冰井旁的小亭子里。妆容刚刚整理完,春日的水气还未散去,粉色裙子上沾了几滴红色的果汁。难道明天会有人低声询问吗?这让我羞得脸红,心情愈加娇媚。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士铨,号墨林,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直抒胸臆,风格清新婉约。
《一丛花 杨梅》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正值夏日,游历江城,感受到家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对杨梅的喜爱以及生活的闲适心情。
这首《一丛花 杨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诗人以江城的初泊为引子,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日画面。杨梅的饱满和朱樱的鲜艳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丰富多彩。而“家乡在消夏湾前”一句,更是渗透着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仿佛让读者感受到一份难以言喻的乡愁。
在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小亭子,诗人一边享受着美好的果实,心中却涌动着羞涩的情感,表达了一种青春的懵懂与美好。最后的“羞晕转嫣然”,不仅是对自己情感的自我调侃,更是一种对生活细腻感受的流露,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以杨梅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青春期的懵懂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水果是?
A. 樱桃
B. 杨梅
C. 柰子
答案:B
“江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边的城市
B. 山区
C. 沙漠
答案:A
诗中的小亭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A. 休息
B. 餐饮
C. 观景
答案:A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一丛花 杨梅》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