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5:28
卫懿恃昌富,乘轩鹤有禄。
贵鹤贱用民,身残国颠覆。
楚子惜名马,终焉葬人腹。
爵封东山松,侯比渭川竹。
时轻官秩紊,辟妄作威福。
无益害有益,褒赏逮禽畜。
所美非美然,恩泽及草木。
或讥将军柏,无乃狃此俗。
曷膺千锺养,曷被三品服。
不为朝廷力,窃号委空谷。
余知将军心,非悦世人目。
千年抱贞操,劲节无屈曲。
不为岁寒凋,守此万仞绿。
天武累此名,冥不知宠辱。
虽不助柏敬,岂意慕轸毂。
吾侪之小人,悟主惟欲速。
盗功仍苟容,岂耻无道谷。
潭潭居紫府,沉沉据华屋。
贪恩谋子孙,占俸及僮仆。
膏肓病天下,天下思食肉。
朝为四辅重,莫作三危逐。
笙箫金谷宴,翣柳北邙哭。
尚方属镂赐,朝服东市戮。
君看古功臣,牖下死为祝。
将军如有心,应哭世愈蹙。
拔萃真不群,虚名岂其欲。
胡不观其旁,满山皆朴樕。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5:28
天封观将军柏 李廌 〔宋代〕
卫懿恃昌富,乘轩鹤有禄。 贵鹤贱用民,身残国颠覆。 楚子惜名马,终焉葬人腹。 爵封东山松,侯比渭川竹。 时轻官秩紊,辟妄作威福。 无益害有益,褒赏逮禽畜。 所美非美然,恩泽及草木。 或讥将军柏,无乃狃此俗。 曷膺千锺养,曷被三品服。 不为朝廷力,窃号委空谷。 余知将军心,非悦世人目。 千年抱贞操,劲节无屈曲。 不为岁寒凋,守此万仞绿。 天武累此名,冥不知宠辱。 虽不助柏敬,岂意慕轸毂。 吾侪之小人,悟主惟欲速。 盗功仍苟容,岂耻无道谷。 潭潭居紫府,沉沉据华屋。 贪恩谋子孙,占俸及僮仆。 膏肓病天下,天下思食肉。 朝为四辅重,莫作三危逐。 笙箫金谷宴,翣柳北邙哭。 尚方属镂赐,朝服东市戮。 君看古功臣,牖下死为祝。 将军如有心,应哭世愈蹙。 拔萃真不群,虚名岂其欲。 胡不观其旁,满山皆朴樕。
卫懿公自恃国家富强,给鹤乘坐华丽的车辆并给予俸禄。他重视鹤而轻视百姓,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楚国的子瑕爱惜名马,最终马被埋在人的肚子里。东山的松树被封爵,渭川的竹子被比作侯爵。当时官员的等级混乱,有人妄自尊大作威作福。无益的事物损害有益的,奖赏甚至到了禽兽。所赞美的事物并非真正美好,恩泽甚至施及草木。有人讥讽将军柏,难道不是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吗?为何要承受千钟的供养,为何要穿上三品官服。不为朝廷效力,却在空谷中自封名号。我知道将军的心意,不是为了取悦世人。千年保持贞操,坚硬的节操不屈不挠。不因岁寒而凋零,坚守这万仞的绿色。天武因此得名,却不知宠辱。虽然不帮助柏树敬仰,岂会羡慕车毂。我们这些小人,领悟主旨只求速成。盗取功名仍苟且容身,岂会耻于无道之谷。深居紫府,沉沉占据华屋。贪图恩惠为子孙谋划,占据俸禄及僮仆。膏肓之病危害天下,天下人渴望食肉。早晨还是四辅重臣,晚上就被逐出三危。金谷园的笙箫宴会,北邙山的翣柳哭泣。尚方宝剑赐予,朝服在东市被杀。你看古代的功臣,在窗下死去成为祝福。将军如果有心,应该为世道的艰难哭泣。出类拔萃真是不凡,虚名岂是他所追求的。为何不看看旁边,满山都是朴素的树木。
作者介绍: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太白山人,北宋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世界。此诗通过对将军柏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批判和对个人操守的坚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浮华,官员贪污腐败,李廌通过将军柏的形象,表达了对这种风气的不满和对个人操守的坚持。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柏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批判和对个人操守的坚持。诗中,将军柏被赋予了高尚的品格,千年保持贞操,坚硬的节操不屈不挠,不因岁寒而凋零,坚守这万仞的绿色。这种形象与当时社会的浮华风气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正直的向往和对腐败现象的批判。
诗中还通过对卫懿公、楚子瑕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暗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混乱。作者通过对这些历史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度和历史深度。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将军柏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个人操守的坚持和对时政的批判,体现了作者高尚的品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柏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批判和对个人操守的坚持。诗中,将军柏被赋予了高尚的品格,千年保持贞操,坚硬的节操不屈不挠,不因岁寒而凋零,坚守这万仞的绿色。这种形象与当时社会的浮华风气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正直的向往和对腐败现象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卫懿恃昌富”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卫懿公 B. 楚子瑕 C. 卫青 D. 楚庄王
诗中的“将军柏”象征什么? A. 奢华和虚荣 B. 高尚的品格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C. 腐败和奢侈 D. 对名物的过度追求
诗中提到的“楚子惜名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楚子瑕 B. 楚庄王 C. 楚怀王 D. 楚灵王
诗中的“不为岁寒凋,守此万仞绿”表达了什么?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清廉正直的坚持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名物的过度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