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4:21
泠泠寒水带霜风,更在天桥夜景中。
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清冷的水流带着霜风,正好映衬着天桥的夜景。
幽静的清禁之地,烟雾缭绕,树影寂寥,月亮在上阳宫中缓缓移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上阳宫”是唐代的一个重要宫殿,常常用来代表皇权的象征,诗中提到这个地点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和空间感。
作者介绍: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他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见长,作品多描写政治、历史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而饱含哲思。
创作背景: 《洛阳秋夕》创作于杜牧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此时正值唐朝中后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洛阳秋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凄凉。首句“泠泠寒水带霜风”描绘了寒冷的水流与凛冽的秋风,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波纹和吹拂而来的寒风;“更在天桥夜景中”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开阔的夜空,天桥的意象象征着通往更高处的希望。接下来的句子“清禁漏闲烟树寂”,则转向寂静的宫廷景象,表明在这个清冷的夜晚,皇宫中的一切显得异常安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树影摇曳,烟雾缭绕,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而最后一句“月轮移在上阳宫”则以月光的移动作为结尾,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月亮在宫殿上方静静地移动,给整个秋夜增添了几分孤独和思考的情绪。整首诗通过对景的细致描绘,传递出诗人对秋夜深邃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孤独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泠泠寒水”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热情
答案: B
上阳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权力 C. 乡愁
答案: B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伤感 C. 轻松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杜牧的《洛阳秋夕》更侧重于描绘环境的清冷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