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遣怀》

时间: 2025-05-04 10:22:40

诗句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

何当离城市,高卧博山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40

原文展示: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何当离城市,高卧博山隈。

白话文翻译:

当道理通达的时候,运势也会好转;然而命运的到来却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城市,安静地躺在博山的隐蔽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道泰:指道理顺畅、通达,指一切事物都处于和谐的状态。
  • 时来命不来:运气来了,但命运却不一定随之而来,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
  • 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追求宁静。
  • 高卧:指在高处安卧、休息。
  • 博山隈:博山是指博山的一个山脉,隈指隐蔽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道泰”与“时来命不来”可以理解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命运与时运不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樱桃,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清新俊逸,寓意深远。他的诗风以婉约、含蓄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遣怀》是杜牧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杜牧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遣怀》通过简练的字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道泰时还泰”,不仅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是对现实无奈的自省。诗人通过对比“时来命不来”,表明了对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诗的最后两句则传达了一种渴望远离繁华、追求宁静的情感,博山作为隐居的理想之地,象征着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杜牧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泰时还泰:意指当道理通达时,运势也会随之好转,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时来命不来:尽管时运来了,但命运却不一定随之而来,透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和无力感。
  • 何当离城市:诗人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忙,寻求内心的宁静。
  • 高卧博山隈:期待能够在博山的隐蔽处安静地生活,体现出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道泰”与“时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博山象征着隐逸和宁静,反衬出城市生活的喧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杜牧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博山:象征着隐逸、宁静和自然,体现了诗人的理想生活。
  • 城市:代表着繁华与喧嚣,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泰时还泰”中的“道泰”指什么?

    • A. 运势
    • B. 理想境界
    • C. 自然
    • D. 城市
  2. 诗人渴望离开的地方是哪里?

    • A. 山
    • B. 水
    • C. 城市
    • D. 村庄
  3. “时来命不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人生
    • B. 自然
    • C. 命运
    • D. 友情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杜牧的《遣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但杜牧更加强调对命运和时运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两位诗人在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寄扬州韩绰判官 赤壁 山行 秋夕 怀罗浮 更漏子 落叶声 殢人娇 芙蓉 淡黄柳 疏柳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王仆射答华州周侍郎贺放榜作) 塞下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诞告 节变岁移 力字旁的字 弄獐宰相 幽蛰 鸟字旁的字 进退维亟 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狡虫 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贫暴 三贞九烈 黹字旁的字 街谈市语 釒字旁的字 险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