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18
晁氏出西鄂,世家多艺文。
文庄和鼎实,尚书亦大门。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
向来映轩冕,颇据要路津。
恩勤均骨肉,四海一尧民。
实咎晚相见,实惟诸晁孙。
智囊似内史,笔力窥漆园。
词林少根蔕,斯人今绝伦。
我为折腰吏,绿绮网蛛尘。
倾心得僚友,燕及脊令原。
嘉肴味同和,弦诵声相闻。
如人逃空虚,见似已解颜。
何况金石交,乃其骨肉亲。
二年吟枫叶,忘我木索勤。
行行不忍别,共醉古柳根。
樽前犹讲学,夏夜众星繁。
念当侍白发,甘旨共兰荪。
帆樯洒风雨,浪波出蛟鼋。
持亲慎行李,强学加饭飧。
革囊走官邮,寄书远相存。
阿四去大农,六典与讨论。
君到辇毂下,为问平生言。
傥登邺王台,多话归参军。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18
送晁道夫叔侄
晁氏出西鄂,世家多艺文。
文庄和鼎实,尚书亦大门。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
向来映轩冕,颇据要路津。
恩勤均骨肉,四海一尧民。
实咎晚相见,实惟诸晁孙。
智囊似内史,笔力窥漆园。
词林少根蔕,斯人今绝伦。
我为折腰吏,绿绮网蛛尘。
倾心得僚友,燕及脊令原。
嘉肴味同和,弦诵声相闻。
如人逃空虚,见似已解颜。
何况金石交,乃其骨肉亲。
二年吟枫叶,忘我木索勤。
行行不忍别,共醉古柳根。
樽前犹讲学,夏夜众星繁。
念当侍白发,甘旨共兰荪。
帆樯洒风雨,浪波出蛟鼋。
持亲慎行李,强学加饭飧。
革囊走官邮,寄书远相存。
阿四去大农,六典与讨论。
君到辇毂下,为问平生言。
傥登邺王台,多话归参军。
晁氏家族出自西鄂,世代多有文才和艺术。
文庄与鼎实,官职显赫,家门也很显贵。
自襁褓时期便被简编,直到如今依然显赫。
往日曾映照在官场之上,确实掌握了重要的交通要津。
对待恩情与努力,皆如同骨肉一般,四海的人民都如尧舜般美好。
惟因我们相见较晚,这实在是晁氏家族的遗憾。
智囊如同内史,笔力如同窥视漆园的高人。
词林中少有根基,今日之人更为绝伦。
我只是个低级官吏,生活如同被蛛网缠绕。
倾心交友,燕子也来向我报信。
美味佳肴同享,琴声和诵读声相闻。
如同人们逃避空虚,见面时似乎已释然。
更何况金石相交,这正是血肉相连的亲情。
两年吟诵枫叶,忘却了我木索的辛勤。
行行不忍分别,共同醉倒在古柳之根。
酒前依然讲学,夏夜星空繁星密布。
想起要侍奉白发老者,分享美味与兰荪。
风雨洒在帆樯上,波浪中有蛟鼋出没。
谨慎地收拾亲友的行李,努力学习做饭。
背着革囊走官邮,远寄书信相存。
阿四离开大农,六典与人讨论。
君到皇帝的辇毂下,问问我平生的见解。
如果能登上邺王台,可以多谈归参军的事。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与其并称“苏黄”。其诗风潇洒飘逸,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此诗是黄庭坚在送别晁道夫叔侄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祝愿。诗中提到的晁氏家族在当时的文人圈中颇具声望,诗人以此为契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送晁道夫叔侄》这首诗虽短,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晁氏家族的赞美,展现了对文人雅士的崇敬,同时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便交代了晁氏的门第和才华,强调了他们在文人圈中的地位。诗人用“恩勤均骨肉”“四海一尧民”来描绘与晁氏的亲密关系和对平民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自己的身份与朋友们的出众做了对比,透出一丝自嘲,但更多的是对友人的仰慕与祝福。特别是“行行不忍别,共醉古柳根”一句,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深厚的情谊。整首诗在描写中充满了生活的细节,既有对往昔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情感层次丰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对家族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社会和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晁氏出自哪个地方?
a) 东南
b) 西鄂
c) 北方
答案:b
诗中提到“智囊似内史”,内史指的是?
a) 一种书籍
b) 古代的官职
c) 一种文体
答案:b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些人的深厚情谊?
a) 家族成员
b) 朋友与同僚
c) 诗人自己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