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52:34
原文展示:
秋怀三十六首
邵雍 〔宋代〕
塞鸿犹未来,梁燕已辞去。
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
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
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边塞的大雁还未归来,屋梁上的燕子已经离去。云和山层层叠叠,千重万重,我们将在何处相逢?高耸的山峰下是繁忙的都城门,长亭的路蜿蜒曲折。风土人情渐渐侵蚀人的心灵,新鲜感转瞬即逝,又变成了陈旧。
注释:
字词注释:
- 塞鸿:指边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消息或归乡的愿望。
- 梁燕:屋梁上的燕子,常用来象征家园的温馨和季节的变迁。
- 岌上:高耸的样子。
- 業都:繁忙的都市。
- 缭绕:曲折环绕。
- 风土:指地方的风俗习惯。
- 败人衣:比喻风俗习惯对人的影响,使人变得陈旧。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哲理,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人生感慨。此诗属于《秋怀三十六首》之一,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变化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诗人通过对塞鸿、梁燕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的“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塞鸿、梁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的“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一句,既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又隐含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塞鸿犹未来,梁燕已辞去。”:诗人通过塞鸿和梁燕的对比,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隐含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 “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通过描绘繁忙的都市和高耸的山峰,展现了人世间的繁华与自然的壮美。
- “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表达了风俗习惯对人的影响,以及新鲜感转瞬即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塞鸿和梁燕的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象征:云山、塞鸿、梁燕等自然景物都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塞鸿:象征远方的消息或归乡的愿望。
- 梁燕:象征家园的温馨和季节的变迁。
- 云山:象征壮阔的自然景象和人生的迷茫。
- 業都:象征繁忙的都市和人世间的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塞鸿”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消息 B. 季节的变迁 C. 家园的温馨
- 诗中的“梁燕”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消息 B. 季节的变迁 C. 家园的温馨
- 诗中的“云山千万重”表达了什么?
A. 壮阔的自然景象 B. 人生的迷茫 C. 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兴八首》与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都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而邵雍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