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6:17
原文展示:
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
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
多年远尘意,此地欲铺平。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永宫中,听见天师朝拜的声音。
听到步虚的乐曲,仿佛想要飞升到三清境界。
瑞草在秋风中摇曳,仙阶在夜月下显得明亮。
多年远离尘世的心愿,此时在这里想要实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道教思想,对比于其他诗人,他的风格较为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夜听步虚》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受到了道教哲学的影响,试图通过描绘清静的夜晚和高远的境界,表达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夜听步虚》是一首描绘道教仙境的诗作,方干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中。诗的开头“寂寂永宫里”便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随即引出“天师朝礼声”,暗示着道教的仪式感和神圣性。接下来的“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倾心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这里的“步虚”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飞升的状态,体现出诗人心灵的渴望与追求。
秋风起,瑞草摇曳,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们深刻的情感。“多年远尘意,此地欲铺平”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表现,表明他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对超脱境界的追求,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意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师”指的是:
A. 官员
B. 道教神职
C. 普通百姓
“瑞草”在诗中象征:
A. 凶兆
B. 吉祥
C. 忧伤
此诗表达了对何种境界的向往?
A. 现实世界
B. 道教仙境
C. 战争胜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干的《夜听步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方干更强调道教的精神追求,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