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时间: 2025-05-02 03:55:02

诗句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

雾昏不见西陵岸,

风急先闻瀑布声。

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5:02

原文展示: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作者: 方干 〔唐代〕

路入仙溪气象清,
垂鞭树石罅中行。
雾昏不见西陵岸,
风急先闻瀑布声。
山下县寮张乐送,
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
唯只于余别有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特卿前往天台的路上所见的美丽景象。随着道路进入如仙境般清新的仙溪,马鞭轻轻垂下,在树木和石缝之间穿行。浓雾笼罩,不见西陵的岸边,耳边已听到风急催动的瀑布声。山下的县官和乐师正在送别,而海边的渡口,船夫正迎接这位即将启程的朋友。诗人感慨,像他这样关注情谊的诗人弟子并不多,只有他与特卿之间才有如此深厚的情感。


注释:

  • 仙溪: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住的溪流,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垂鞭:马鞭悬挂下来,形象描绘出马行的轻松。
  • 雾昏:雾气弥漫,能见度低。
  • 西陵岸:指的是西陵的岸边,可能是诗人旅途中经过的地方。
  • 县寮:指县城的官员住所,表示社会地位。
  • 棹舟:划船迎接,表示对特卿的重视。
  • 诗家弟子:指的是学习诗歌的弟子,诗人感慨自己与特卿的情感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字干之,唐代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善于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朋友特卿赴天台任职时所作,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即将分别的惆怅之情。


诗歌鉴赏:

方干的《送钱特卿赴职天台》以清新的自然景象映衬出深厚的友情,展现了唐代诗歌中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写。开篇以“路入仙溪气象清”引入,既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环境,又为接下来的送别场景营造了一个恬静的氛围。诗中“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通过雾和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友情在自然中得以延续。

中间部分提到“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不仅增加了送别的场景感,也引入了社会角色的变化,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表现出对友人的重视和送别的庄重。最后一句“唯只于余别有情”,使全诗升华,强调了诗人与特卿之间独特的情感,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背景下,渗透出浓浓的离别情愫,让人感受到唐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路入仙溪气象清:道路走入仙溪,空气清新,展现美好的自然景象。
  2. 垂鞭树石罅中行:马鞭垂下,穿行于树木和石缝之间,表现出旅途的轻松与自然的亲近。
  3. 雾昏不见西陵岸:浓雾弥漫,看不见西陵的岸边,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4. 风急先闻瀑布声:风声急促,首先听到的就是瀑布的声音,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声音。
  5. 山下县寮张乐送:山下的县官和乐师在送行,表现出对友人的重视。
  6. 海边津吏棹舟迎:海边的渡口,船夫在划船迎接,增强了送别的气氛。
  7. 诗家弟子无多少:诗人感叹,像他这样关心情感的诗人弟子并不多。
  8. 唯只于余别有情:只有他与特卿之间的情感最为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风急”和“瀑布声”来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县寮张乐送,津吏棹舟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围绕着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惆怅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体现了唐代文人重视友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溪:象征着清新、美丽的自然环境,也代表着理想的境界。
  • :隐喻迷茫与离别,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 瀑布:象征着生命的奔腾与不息,暗示着友情如水般流淌。
  • :象征着旅行与分离,既是一种交通工具,也代表着人生的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溪”象征什么? A. 友人的离去
    B. 美丽的自然环境
    C. 诗人的思念

  2. “雾昏不见西陵岸”的意思是什么? A. 看到岸边的景色
    B. 因浓雾而看不见岸边
    C. 西陵岸边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棹舟”指的是什么? A. 送别的歌曲
    B. 划船迎接的船夫
    C. 诗人的马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送别时的惆怅与友情。
  • 李白《送友人》:描写离别情景,展现潇洒的友谊。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方干的这首诗都涉及到送别的主题,但王维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方干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两者在用词与意象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方干的《送钱特卿赴职天台》,并通过互动学习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双燕儿 凤池吟 春冰 凤池吟·题励滋大郊居图小照 凤池吟 和方子论词 太平时 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忆昔刘参之与弟承之、梁腾实相送至此,参之、腾实墓已宿草,感怆赋 太平时七首 其三 花幕暗 太平时 起云峰 太平时 春风 太平时 其一 无题 太平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省方观俗 喃喃低语 扬威曜武 克终 凿柱取书 晚节末路 三毛七孔 耂字旁的字 包含轼的词语有哪些 摆样子 令结尾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怨畔 鸟字旁的字 蜾蠃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