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0:01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
作者: 方干 〔唐代〕
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
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
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
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
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
全诗翻译:
下马休息时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处理,应该在美丽的地方享受白天和黑夜。
悠扬的笙歌引领着我走入桃花盛开的洞口,华丽的罗绣迎接我进入金谷园。
十里水云环绕着半座城市,九秋的明月映照进千家万户。
常听说大厦可以栖息,然而小燕子心中明白不敢说出来。
异乡永远是欢乐的地方,歌声和钟声年年夜夜不断。
明亮的旭日从床底升起,傍晚的残霞落在酒杯边。
虽然在窗前窥视外面的世界,却不知道窗内是何等的浩瀚。
只需指示画师,画出旗帜环绕着谪仙的情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性格闲适,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写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时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逸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悠闲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间的欢乐。开篇的“下马政成无一事”便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人似乎在拒绝世俗的纷扰,选择在胜地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接下来的“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则通过音乐与美景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诗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意象,如“十里水云”、“九秋山月”,不仅构建了优美的环境,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最后两句“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则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渴望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融汇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世俗的超脱与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自然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唐代人对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笙歌引出桃花洞”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音乐的喜爱
B. 美好的环境与欢乐
C. 对宴会的期待
“十里水云吞半郭”中的“水云”主要指什么?
A. 江河湖泊
B. 自然美景
C. 天空
诗人如何看待世俗生活?
A. 充满向往
B. 充满厌倦
C. 充满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