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鲁山新居绝句》

时间: 2025-05-02 18:45:09

诗句

求得轩车心愧天,不如穷死却陶然。

君曾布衣尚可活,那有日兴须万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5:09

原文展示:

求得轩车心愧天,不如穷死却陶然。君曾布衣尚可活,那有日兴须万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即使获得了豪华的车马,我心里也感到愧疚,宁愿穷困潦倒也能快快乐乐地生活。你曾是寒微之人,尚且能够活得自在,怎么会因为日常开销需要大笔金钱而感到焦虑呢?

注释:

  • 轩车:指华贵的马车,象征富贵的生活。
  • 穷死:形容生活贫困,甚至到了生命的尽头。
  • 陶然:意指心情愉悦、恬淡自得的状态。
  • 布衣:指平民,衣着简单,象征着贫穷。
  • 日兴:日常开销,生活所需的费用。
  • 须万钱:需要大笔金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隐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变迁,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尤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多次的政治失意和生活困境后,愈加注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诗中反映了他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次韵鲁山新居绝句》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内涵丰富,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诗的开头“求得轩车心愧天”表达了陆游对追求物质财富的自省,他意识到这种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让他感到愧疚。接下来的“宁愿穷死却陶然”,则是对贫困生活的一种无畏选择,诗人更愿意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而不是被物质的诱惑所奴役。

诗中“君曾布衣尚可活”,提到朋友曾经的简单生活,强调了即使身处贫困之中,依然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最后一句“那有日兴须万钱”,则是对当今社会物质需求的讽刺,表达出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拒绝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思想家和诗人的独特视角,值得读者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求得轩车心愧天:获得豪华的车马,心中却感到愧疚。
  2. 不如穷死却陶然:宁愿穷困潦倒,保持内心的快乐。
  3. 君曾布衣尚可活:你曾是平民,依然能够活得自在。
  4. 那有日兴须万钱:怎么会因为日常开销需要大笔金钱而感到焦虑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如“求得轩车”和“穷死”。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倡导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满足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车:象征奢华与富贵。
  • 穷死:象征贫困与无奈。
  • 布衣:象征平民的朴素与真实。
  • 陶然:象征内心的欢愉与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陆游认为哪种生活更值得追求? A. 富贵的生活
    B. 贫困而快乐的生活
    C. 追求名利的生活
    D. 过度消费的生活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君曾__尚可活”,填入合适的词汇。

  3. 判断题:陆游对物质财富持积极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2. 布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自遣》——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次韵鲁山新居绝句》与李白的《自遣》相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态度。陆游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示了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暗香 忆梅,次梦秋韵 祝英台近 眉妩 眉妩 金缕曲 徙居白门,留别公湛 满江红·无利无名 赠子野归潮时会大名府 南涧寺阁 怀潮士吴子野 和三乡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旭月 女字旁的字 包含裙的成语 包含绠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官止神行 大动干戈 彑字旁的字 未足轻重 豕字旁的字 哄饮 一物一偏 毡墙 清偿 直语 重峦复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