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读刘伯伦传戏作》

时间: 2025-04-27 15:00:52

诗句

生本无心死可知,徐徐掩骨未为迟。

一奴仅可供薪水,那得闲人荷锸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52

原文展示:

生本无心死可知,徐徐掩骨未为迟。
一奴仅可供薪水,那得闲人荷锸随?

白话文翻译:

人本来无心于生死的事,慢慢地掩埋尸骨也未必太迟。
一个奴仆只够给我提供生活费,哪能指望闲人来帮我耕作呢?

注释:

  • 生本无心:人本来对生死没有过多的牵挂。
  • 死可知:死亡是必然的。
  • 徐徐掩骨:缓缓地掩埋尸骨。
  • 未为迟:并不算晚。
  • 一奴:指一个奴仆。
  • 薪水:生活所需的基本费用。
  • 闲人荷锸随:闲人能来帮助我耕作。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确典故,但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反映了陆游在生活困境中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复杂心境。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成为其创作的重要主题。

创作背景:

《夜读刘伯伦传戏作》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回顾自己的生命和理想,感慨生死与人生的无常。诗中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生本无心死可知”,强调了人对生死的冷静态度,似乎在说人生的终点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生死之事并不值得过于忧虑。而“徐徐掩骨未为迟”则表现出一种对死亡的接受与释然,掩埋尸骨的过程慢慢进行,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对人生的反思与总结。

接下来的两句“一奴仅可供薪水,那得闲人荷锸随”则显露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感叹身边的扶持与帮助是如此有限,唯有一个奴仆来维持生计,无法期待他人来分担自己的重担。这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孤独感,反映出陆游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切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死与生活的琐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淡淡的哀伤。诗中情感深沉,意象简洁,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本无心死可知:人本质上对生死的事无所谓,生与死在他看来都是自然现象。
  2. 徐徐掩骨未为迟:慢慢地掩埋尸体并不算迟,反映了对死亡的接受态度。
  3. 一奴仅可供薪水:生活中只靠一个奴仆来维持生计,揭示了生活的窘迫。
  4. 那得闲人荷锸随:没有闲人来帮助自己从事农耕,表现出孤立无援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生本无心”和“死可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死比作自然现象,反映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出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的无尽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生死:象征人生的无常。
  2. 奴仆: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依赖。
  3. :象征劳动与辛苦,也暗示对生活重担的承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生本无心”意指什么? A. 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B. 人对生死无所谓
    C. 人只关注财富

  2. 诗中使用的“徐徐掩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于掩埋
    B. 对死亡的接受
    C. 对生的渴望

  3. 诗人为何只依赖一个奴仆? A. 因为他富有
    B. 因为他孤独
    C. 因为生活困顿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夜读刘伯伦传戏作》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前者侧重于生死的哲学探讨,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两者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构建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江郊 谢君寄一犁春雨图求诗为作绝句 病起寄曾原伯兄弟 世事 幽居 如梦令·独倚博山峰小 书感 舒悲 极相思·江头疏雨轻烟 太息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情理难容 王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厚礼卑辞 尢字旁的字 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 用字旁的字 包含久的成语 包含糜的成语 老开头的成语 椒德 云巘 止渴望梅 申审 八面受敌 鲤鱼跳龙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