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 春夜听雨》

时间: 2025-05-07 05:52:30

诗句

雨滴漏声残。

梦冷阑干。

酿花天气意阑珊。

敲碎愁心浑不管,兀是潺潺。

寂寞小屏山。

烟水瀰漫。

杏花风里捲帘看。

底事重棉犹料峭,乍暖还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52:30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春夜听雨》
——吕景蕙

雨滴漏声残。梦冷阑干。酿花天气意阑珊。
敲碎愁心浑不管,兀是潺潺。
寂寞小屏山。烟水瀰漫。杏花风里捲帘看。
底事重棉犹料峭,乍暖还寒。


白话文翻译:

雨声滴落,余音未尽。梦中身处冰冷的栏杆旁,花气渐淡,心情却显得恍惚。
心中的愁绪被雨声打碎,但我却不在意,只听那潺潺流水声。
孤独的小屏山上,烟雾弥漫。杏花在春风中摇曳,我透过帘子静静观看。
为何重重的棉被仍觉得寒冷,刚刚变暖又冷意袭来。


注释:

  • 雨滴漏声残:形容雨声渐弱,余音仍在。
  • 梦冷阑干:梦中感到寒冷,靠着栏杆。
  • 酿花天气意阑珊: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意兴阑珊,酿成花香。
  • 敲碎愁心浑不管:雨声似乎打破了心中的愁苦,但我却无所谓。
  • 兀是潺潺:仍然是潺潺流水声。
  • 寂寞小屏山:描绘出小屏山的孤寂。
  • 烟水瀰漫:烟雾和水气弥漫。
  • 杏花风里捲帘看:在杏花的春风中,卷起帘子观看。
  • 底事重棉犹料峭:为何厚重的棉被仍感到寒冷。
  • 乍暖还寒:刚刚变暖又感到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景蕙,近代女诗人,以优雅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所创作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充满了女性视角的细腻和柔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夜,表现了作者在春雨中静听雨声的情景,借助雨声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波动。春夜的冷暖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敏感。


诗歌鉴赏:

《浪淘沙 春夜听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春夜细雨中的孤独与思绪。开篇以“雨滴漏声残”引入,雨声的残响使得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冷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梦冷阑干”表达出在这静谧夜晚的寒意,梦中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春天气息的感受,构成了情感的对比。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用“敲碎愁心浑不管”来表达对愁苦的无所谓态度,雨声似乎成为了心灵的倾诉者,带走了内心的忧虑。同时,潺潺流水声的韵律感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随后,诗人转入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寂寞小屏山”与“烟水瀰漫”的意象,构筑了一个幽静的春夜场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孤独。

最后一句“底事重棉犹料峭,乍暖还寒”不仅道出了春夜的寒冷,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波动。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内心的孤寂,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滴漏声残:雨声渐弱,余音缭绕,给人一种回味的感觉。
  2. 梦冷阑干:梦中感受寒冷,似乎与现实相连,表现出一种孤独。
  3. 酿花天气意阑珊:春天的气息变得淡薄,心情随之低落。
  4. 敲碎愁心浑不管:雨声打破了内心的忧愁,但我却显得漠不关心。
  5. 兀是潺潺:依然是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心灵的低语。
  6. 寂寞小屏山:孤独的小屏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7. 烟水瀰漫:烟雾与水气交融,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
  8. 杏花风里捲帘看:在杏花的春风中,透过帘子静静观看,表现出一种闲情雅致。
  9. 底事重棉犹料峭:为何厚重的棉被仍然感到寒冷,反映出内心的迷惘。
  10. 乍暖还寒:刚刚变暖又感到寒冷,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比作愁苦的打破者,增强情感的传达。
  • 拟人:雨声被赋予情感,仿佛在诉说内心的孤寂。
  • 对仗:如“乍暖还寒”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春夜的孤独与思考,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雨声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声:象征内心的思绪与孤独,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阑干:代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孤寂。
  • 杏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增添了诗的色彩。

文化内涵:雨声与春天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情感的波动。杏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滴漏声残”中的“残”指的是什么?
    A. 完全 B. 余音 C. 残缺

  2. “杏花风里捲帘看”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夜的情感,但更加强调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而吕景蕙的《浪淘沙》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吕景蕙诗词选》
  • 《春夜听雨的意象与情感研究》

此诗的深邃情感和优美意象,值得读者反复咀嚼与品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晴树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 浪淘沙·香雾湿云环 风入松(闰元宵) 满江红(己酉春日) 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西江月(题墨水仙) 清平乐(题墨仙双清图) 蝶恋花(秋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飒的词语有哪些 满城桃李 匪躬之节 折文旁的字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逢吉丁辰 衣字旁的字 香茸 晏安鸩毒 天灾物怪 缨徽 顾锡 矢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远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