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嘲赵谦光》

时间: 2025-07-31 15:15:41

诗句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15:41

原文展示:

嘲赵谦光
作者: 贺遂涉 〔唐代〕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白话文翻译:

这位员外自古以来就很美丽,郎中也有很高的期望。
谁能想到在那粉饰的官署里,竟然变成了土丘?

注释:

  • 员外:古代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 郎中:指的是官吏或医生,通常是对有地位的人的称呼。
  • 粉署:指涂抹粉饰的官府。
  • 土山头:比喻官场的腐败与虚伪,表面光鲜,实则堆积着许多不堪之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遂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讽刺和嘲弄时事为主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官场腐败、社会风气不正之时,诗人以嘲讽的口吻揭示了官员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腐朽,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嘲赵谦光》是一首富有讽刺意味的诗作,诗人通过“员外”与“郎中”的对比,揭示了表面光鲜的官场背后隐藏的腐败与虚伪。起首两句,描绘了官员的美好形象,似乎在赞美他们的外在,但随后的转折却让人感到意外,粉饰的官署竟然变成了土山头,暗示着表象的繁华与实际的贫瘠之间的巨大反差。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的美好形象与后半部分的土山头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讽刺与批判。通过“粉署”和“土山头”的意象,诗人揭示了官员们追求表面光鲜的心理,而忽视了实质的腐败与堕落。整首诗虽短,但意蕴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员外由来美:即“员外”这个身份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美好的,指代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官员形象。
  • 郎中望亦优:即“郎中”一职也被寄予厚望,说明社会对这些官员的期望是很高的。
  • 宁知粉署里:指的是在表面粉饰的官员们的官署之中。
  • 翻作土山头:意指这些表面的华丽掩盖了内在的腐败与堕落,形成了一种讽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两部分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官场的虚伪与现实的落魄。
  • 比喻:用“土山头”比喻官场的腐败,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华丽表象与内在腐败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象的不满与讽刺,揭示了社会的虚伪与腐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员外:象征着理想的官员形象。
  • 郎中:代表着社会对官员的期待。
  • 粉署:象征着华丽的外表与表象。
  • 土山头:象征着腐败与不堪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员外”指的是: A. 富人
    B. 官员
    C. 学者
    D. 商人

  2.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来表现官场的虚伪? A. 排比
    B. 对比
    C. 拟人
    D. 夸张

  3. “土山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场的美好
    B. 官场的繁荣
    C. 官场的腐败
    D. 官场的权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贺遂涉的《嘲赵谦光》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均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困境。两首诗都采用了讽刺的手法,但贺的诗更侧重于对官场的批判,而白则关注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敷水卢校书 送僧归北岩寺 寄湘中郑明府 逢友人 送翁拾遗 河梁 晚春关中 贻张蠙 贫居冬杪 题王侍御宅内亭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祭 家狗向里吠 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包含去的成语 人字头的字 包含般的成语 素门凡流 言字旁的字 一鳞片爪 一去不返 见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包含嚼的成语 险贼 星离云散 朔政 诘戎治兵 乒乒乓乓 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