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9:44
郊丘侍祀
作者: 胡宿 〔宋代〕
太极生真主,中原有圣人。
圜丘尊上帝,大旅合群神。
行马帷宫肃,乘龙法驾驯。
礼容光日月,文德动星辰。
剑履陪祠古,咸英作乐新。
东方虚小次,午陛彻华茵。
吉土繇诚享,高穹以道亲。
烛坛光景集,升燎福祥臻。
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
万灵今受记,长此奉尧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庄重而神圣的祭祀场景。太极生出真正的主宰,在中原大地上有圣人统治。圜丘上尊崇着上帝,众神齐聚一堂。行马在祭坛前肃立,乘龙的法驾温顺而稳重。祭祀时的礼仪光辉照耀着日月,文德的教化感动了星辰。古老的祭祀与剑履相伴,新的乐曲在此奏响。东方的小庙虚无而神秘,午时的帝王坐在华丽的席子上。吉祥的土地因诚心而享受,浩瀚的高空因道义而亲近。烛光在坛上汇聚,升起的火焰带来福祥。冬天的寒霁映衬出明亮的色彩,恩泽融化了四海的春天。万灵今得到了祝福,长久地奉行尧舜的仁德。
作者介绍:胡宿,宋代诗人,擅长描绘祭祀场景,作品多反映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风格庄重而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统一,重视礼仪和道德,祭祀活动频繁,诗人通过描绘祭天仪式,表达对上天与圣人的崇敬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这首《郊丘侍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庄重的辞藻,展现了一个宏伟的祭祀场景,反映了宋代对礼仪和神灵的崇敬。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太极生真主”,这不仅是对道教哲学的引入,更是对宇宙最高力量的尊崇,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接着,描绘圜丘的神圣地位,表明这是与上帝对话的地方,而“行马帷宫肃,乘龙法驾驯”则展示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与格式。
诗中“礼容光日月,文德动星辰”一句,将祭祀的礼仪与自然现象结合,赋予了礼仪以宇宙的力量,强调了文德的重要性。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不断延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最后,诗人通过“万灵今受记,长此奉尧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期望社会能够长久地保持仁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上天的尊崇和对社会美德的追求,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庄重与神圣,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太极生真主”中的“太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圜丘”主要用于?
“万灵今受记”中的“万灵”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