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9:43
原文展示: 商山昔有卑辞召,傅野今无审象求。世态众狙更喜怒,市声百鸟各喧啾。力耕且趁农东作,懒出难陪知北游。刀万里天浑是月,夜深无伴独登楼。
白话文翻译: 商山以前有卑微的辞令召唤,傅野如今却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追求。世态如同众多猴子一般,喜怒无常;市声如同百鸟齐鸣,各自喧闹。只能努力耕作,趁着农事东去;懒于外出,难以陪伴朋友北游。刀光万里,天色昏暗如同明月,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登上高楼。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华,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思考。面对世态的浮华与喧闹,诗人选择了耕作与独处,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比古今,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变化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首两句提到“卑辞召”和“无审象求”,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失望,认为如今缺乏值得追求的理想。接下来的“世态众狙”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情感如狙猴般喜怒无常,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世态的冷暖。
诗中还提到“懒出难陪知北游”,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虽有所懒惰,却更倾向于踏实的耕作。最后一句“刀万里天浑是月,夜深无伴独登楼”则通过夜景表达了孤独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在纷扰的社会中,如何选择独处与思考。
整诗情感深邃,意蕴丰富,既有对世态的批评,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社会浮华与个人理想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卑辞”是指什么? a) 高傲的言辞 b) 谦卑的辞令 c) 含糊其辞
“世态众狙”中的“众狙”是比喻什么? a) 众多的猴子 b) 人心的变化 c) 喧闹的市场
诗中的“刀万里”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美好 b) 孤独的思考 c) 农田的丰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为《试笔二首》的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理解诗歌的深意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