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5:22
抗疏鸣阳易,翻身出昼难。
无家归蜀道,有敕管严滩。
席藁臣言戆,分茅圣度宽。
空令同馆士,极目认帆竿。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高大著出镇严陵的情感。前两句说,抗拒疏远的麻烦似乎容易,可是想要在白天翻身回归却很困难。接着提到无家可归的蜀道,以及对严滩的管制。接下来,席藁对臣子的忠告显得愚钝,而圣上对分茅的宽容让人感慨。最后,诗人只是空望着同馆的士人,极目远眺,试图认出帆杆。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升,号默存,宋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诗。他在文学和政治上都表现出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的友人高大著出镇严陵之际。诗人在送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时局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动荡社会中的个人情感。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前两句“抗疏鸣阳易,翻身出昼难”开篇便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理。诗人似乎在感慨人生的无常,即使在阳光明媚之下,归家的路依然曲折艰难。
接下来的“无家归蜀道,有敕管严滩”则进一步强调了归家之路的艰辛与无奈,蜀道在古代被视为通往故乡的路,却因种种原因而变得遥不可及。这种无奈与渴望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最后两句则从个人情感转向对他人的关注,表现了对同馆士人的惦念。尽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旧存在,但在现实的困境面前,彼此的联系却变得脆弱。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对离别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无奈,极具感染力。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线,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反映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归家之路?
“席藁”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