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细言应令诗》

时间: 2025-07-27 19:23:44

诗句

针锋于焉止息,发杪可以翱翔。

蚊眉深而易阻,蚁目旷而难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9:23:44

原文展示:

细言应令诗
作者: 王规 〔南北朝〕

针锋于焉止息,
发杪可以翱翔。
蚊眉深而易阻,
蚁目旷而难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尖锐的针在这里停止了,花朵的顶端则可以自由飞翔。蚊子的眼睛虽小,容易被阻挡;而蚂蚁的眼睛却更大,反而难以飞行。

注释:

  1. 针锋:尖锐的针,象征着锋利、直接的表达。
  2. :指花的顶端。
  3. 蚊眉:蚊子的眼睛,形容其小而细。
  4. 蚁目:蚂蚁的眼睛,相对而言略大,但仍然是微小。
  5. 易阻・难航:分别指阻碍和航行的难易程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规,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他的诗风以细腻见长,常常思考微小事物的意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试图通过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反映出生活的复杂与多样,显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细言应令诗》是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的诗。诗中运用针、花、蚊、蚁等意象,展现出事物的对比与反差。开头两句通过“针锋”与“杪”的对比,表达出直接与自由的矛盾,似乎在暗示在生活中,虽然有些事物看似锋利而直接,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受限的。而接下来的“蚊眉深而易阻,蚁目旷而难航”则通过蚊子和蚂蚁的眼睛,进一步强调了小事物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阻碍与挑战。从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关注,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亟需人们在微小之中发现更多的意义。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针锋于焉止息”:意指锋利的针在此止步,暗示某种直接的表达或情感被压抑。
    • “发杪可以翱翔”:与针形成对比,花的顶端象征自由与轻盈。
    • “蚊眉深而易阻”:蚊子的眼睛虽小,但容易被阻碍,暗示生活中小事容易受到影响。
    • “蚁目旷而难航”:蚂蚁的眼睛较大,却难以在复杂环境中前行,反映出对于更大事物的困惑与无奈。
  2.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针与花、蚊子与蚂蚁的对比,展现出生活中微小事物的不同命运。
    • 隐喻:将生活的困难通过小生物的特性进行隐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细微的观察,揭示生活的复杂与多变,提醒人们关注身边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并从中体会生活的深刻含义。

意象分析:

  1. 针锋:象征着直白的表达与情感的锋利。
  2. :代表自由与轻盈的状态。
  3. 蚊眉:暗示生活中的小障碍和微小的痛苦。
  4. 蚁目:体现出面对更大挑战时的无奈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针锋”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由
    B. 阻碍
    C. 直接与锋利

  2. “蚊眉”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特点? A. 大而不易阻挡
    B. 小而易受阻
    C. 深而难以理解

  3. 诗人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反思与思考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规的《细言应令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表达上有着不同,前者注重细致观察,后者则是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王规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蜀中三首 其三 蜀中寓止夏日自贻 信美寺岑上人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 寄左省韦起居序(一作宇) 赠杨夔二首 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 南宫寓直 偶怀寄台院孙端公棨 宿澄泉兰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蹑躥担簦 秋稼 趁人之危 清波 耂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戴圆履方 病字头的字 偷生惜死 蛮奴 海底捞月 辉烈 包含予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厚德载物 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