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24
信美寺岑上人
作者: 郑谷 〔唐代〕
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
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历各地的经历,特别提到湘南的缘分。诗人来到老山寺焚香祈祷,向江边的船只乞讨食物。寺中以纱布和碧色装饰的名画吸引着他,寒冷的灯光照映着宁静的禅意。诗人希望在这里长久停留,感受莲花的滴水声在阶前轻轻落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谷(约842-908),字少游,号山阴,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
创作背景:
《信美寺岑上人》创作于诗人游历湘南一带时,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开篇以“巡礼诸方遍”引入,既表明了诗人游历的广泛,也暗示了他在旅途中与湘南的缘分。接着,焚香老山寺的描写,突显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乞食向江船的句子,表现出一种谦卑和生活的无奈,似乎在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禅宗画面,纱碧与灯光的结合,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一句“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此长留的心情,莲漏滴水的意象更是增添了一种禅意的美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细腻。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佛教的宁静,又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充分展现了郑谷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特色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生活哲学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郑谷的《信美寺岑上人》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旅行的乐趣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b
“莲漏滴阶前”中“莲漏”指的是什么?
a) 青莲的花瓣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湘南”主要是指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湖南
c) 江西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