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舂歌诗》

时间: 2025-07-27 11:45:58

诗句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45:58

原文展示: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白话文翻译:

儿子你身为王,母亲我却成了俘虏。整日舂米直到傍晚,常常与死亡为伴。我们相隔三千里,该让谁去告诉你呢?

注释:

  • 子为王:指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被封为赵王。
  • 母为虏:戚夫人自己被囚禁,成为俘虏。
  • 舂:用杵在臼中捣米。
  • 薄暮:傍晚。
  • 常与死为伍:常常面临死亡的威胁。
  • 相离三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女:同“汝”,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生有赵王刘如意。刘邦死后,吕后掌权,戚夫人被囚禁,遭受残酷折磨,最终被杀。这首诗是她被囚禁期间所作,表达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和对自身悲惨境遇的哀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戚夫人被囚禁期间所作,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戚夫人被囚禁的悲惨境遇和她对儿子的深切思念。诗中“子为王,母为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戚夫人的不幸和无奈。“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则进一步描绘了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随时可能面临的死亡威胁。最后两句“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则表达了她的绝望和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深刻反映了戚夫人的悲惨命运和她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为王,母为虏”: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戚夫人的不幸和无奈。儿子身为王,母亲却成为俘虏,这种反差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这两句描绘了戚夫人艰苦的生活环境和随时可能面临的死亡威胁。“终日舂”和“常与死为伍”都强调了她生活的艰辛和危险。
  •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这两句表达了戚夫人的绝望和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三千里相隔,她不知道该让谁去告诉儿子自己的处境。

修辞手法:

  • 对比:“子为王,母为虏”通过对比突出了戚夫人的不幸和无奈。
  • 重复:“终日舂”和“常与死为伍”通过重复强调了戚夫人生活的艰辛和危险。
  • 设问:“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通过设问表达了戚夫人的绝望和对儿子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戚夫人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悲惨境遇的哀叹。通过对比、重复和设问等修辞手法,诗歌深刻反映了戚夫人的悲惨命运和她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舂:象征着戚夫人艰苦的劳动生活。
  • 死:象征着戚夫人随时可能面临的死亡威胁。
  • 三千里:象征着戚夫人和儿子之间的遥远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戚夫人的儿子被封为什么王? A. 赵王 B. 齐王 C. 楚王 D. 燕王

  2. 诗中“母为虏”指的是什么? A. 戚夫人被囚禁 B. 戚夫人被杀 C. 戚夫人被流放 D. 戚夫人被贬为平民

  3. 诗中“相离三千里”表达了什么? A. 戚夫人和儿子之间的遥远距离 B. 戚夫人和刘邦之间的遥远距离 C. 戚夫人和吕后之间的遥远距离 D. 戚夫人和其他妃子之间的遥远距离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门怨》:同样是表达宫廷女性的悲惨命运和深切思念。
  • 《怨歌行》:表达宫廷女性的哀怨和无奈。

诗词对比:

  • 《舂歌诗》与《长门怨》:两者都表达了宫廷女性的悲惨命运和深切思念,但《舂歌诗》更侧重于戚夫人的个人遭遇,而《长门怨》则更侧重于宫廷女性的普遍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魏六朝诗选》:收录了戚夫人的《舂歌诗》。
  • 《古诗源》:详细介绍了戚夫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归去来集字十首 湖上夜归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句 其十三 溪阴堂 游杭州山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一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郿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枲茎 丨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连阶累任 台相 锥处囊中 内地 束手就死 镸字旁的字 沙壤 耦居无猜 大仁大义 辵字旁的字 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美意延年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