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21:29
紫萸香慢·近重阳
作者: 姚云文 〔宋代〕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
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
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在重阳节临近之时,偏偏多了风雨,真让人怜惜这明媚的日子。问一问秋天的香气是否浓烈,准备与朋友一起出西城游玩。心中本就羁绊多感,怕在高台之上更是难以承受情感的重压。酒杯前,想起那位为我斟酒插花的人。可惜座上已没有曾经的老朋友。凄清的氛围中,微醉又清醒,愁绪不肯消散,难以与诗作评析。回忆起昔日的骏马和雕弓,往事就不再提起。紫萸一枝传来恩赐,不知是谁梦回汉朝的陵墓。即使乌纱帽随风而去,天知我心,华发如星,歌唱完毕泪湿衣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云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重阳节前,诗人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凄凉和对往日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紫萸香慢·近重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观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写重阳节前的天气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往日友人的怀念。开头两句以风雨对比晴明,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美好日子的珍惜。随着诗篇的深入,诗人逐渐展现出对过往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提到“只座上已无老兵”,更加突显了朋友的离去带来的孤独感。
这首词在结构上展现出一种流畅自然的美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与情感抒发,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音乐性。紫萸这一意象寓意深远,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结尾处“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更是将孤独与感伤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光荏苒、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友人离去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秋天美景的珍惜,反映了人们在岁月中不断的思索与追忆,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情感深刻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紫萸”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老兵”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