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时间: 2025-04-29 18:25:09

诗句

灞上寒仍在,柔条亦自新。

山河虽度腊,雨雪未知春。

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

衔杯益无语,与尔转相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5:09

原文展示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灞上寒仍在,柔条亦自新。
山河虽度腊,雨雪未知春。
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
衔杯益无语,与尔转相亲。

白话文翻译

在灞河边,寒意依旧存在,柔嫩的柳条也显得格外新鲜。虽然山河已经过了腊月,但雨雪的到来却让人难以知道春天何时到来。我正想念我的战友,这次却能在这里遇见同国的人。我们相互举杯,却无话可说,只能在默默中更加亲近。

注释

  • 灞上:指灞河边。
  • 寒仍在:寒冷的气息依旧存在。
  • 柔条:指柳树的嫩枝。
  • 度腊:经过腊月。
  • 同袍者:指同伴、战友。
  • 衔杯:举杯饮酒。

典故解析

“灞上寒仍在”可以追溯到古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寒冬未尽的状态。诗中提到的“同袍者”,体现了战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在艰难时期对战友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干,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逸叟,晚号青松子,世称“方逸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方干途经灞河时,得知好友李频的消息,借此契机表达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战友的深情思念。开头两句以“寒”和“柔条”对比,营造了一种严寒与生机并存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寒冷的天气依旧充斥着周围,但柔嫩的柳条却暗示着春天的即将来临,这种矛盾的状态恰好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怀念。

中间的两句“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和重逢的喜悦,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共同热爱。最后两句“衔杯益无语,与尔转相亲”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即使无言,也能通过举杯共饮的方式加深彼此的亲密感。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与深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灞上寒仍在”:描绘了季节的寒冷,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柔条亦自新”:以柳条传达春意,展现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山河虽度腊”:表明时间的流逝,腊月已过,但春天尚未到来。
    • “雨雪未知春”:表达对春天到来的不确定性,蕴含对生活的思索。
    • “正忆同袍者”:直接表露对战友的思念,情感真挚。
    • “堪逢共国人”:重逢的惊喜与感慨,增添了团结的力量。
    • “衔杯益无语”:即使在饮酒时,也因情感而无言。
    • “与尔转相亲”:通过默契的举杯,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
  • 修辞手法

    • 对比:寒与春的对比,突出季节的转变。
    • 拟人:柔条自新,赋予柳条以生命与情感。
    • 隐喻:用“衔杯”象征友情的亲密。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战友的思念,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困境与艰难。
  • 柔条:象征希望与新生。
  • 同袍:象征深厚的友谊与团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灞上寒仍在”中“寒”指代什么? A. 春天
    B. 冬天
    C. 夏天

  2. “柔条亦自新”中的“条”指代什么? A. 柳条
    B. 桃条
    C. 梅条

  3. 诗中提到“同袍者”是指: A. 同国的人
    B. 同伴、战友
    C. 朋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更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而方干的这首诗则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未来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方干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塞曲八首 其五 出塞曲八首 其四 出塞曲八首 其三 出塞曲八首 其二 出塞曲八首 其一 出塞三首 其三 出塞三首 其二 出塞三首 其一 出塞曲 其六 出塞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梅黬 乛字旁的字 炊鲜漉清 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打得火热 爪字旁的字 济世爱民 金屋 弃易求难 首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总目 顽铁生光 二心两意 方字旁的字 缫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