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3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37:08
次韵答薛乐道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薛侯笔如椽,峥嵘来索敌。
出门决一战,莫见旗鼓迹。
令严初不动,帐下闻吹笛。
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
长驱剧崩摧,百万俱辟易。
子於风雅闲,信矣强有力。
天材如升斗,吾恨付与窄。
揽物能微吟,假借少储积。
山城坐井底,闻见更苦僻。
子非知音耶,何不指瑕谪。
薛侯的笔力宛如大笔,气势磅礴,来挑战我。
出门就准备决一战,难见战旗和鼓声的踪迹。
令严一开始不动,帐下却传来笛声。
突然奔赴水上的军队,拔起旗帜直入赵国的城壁。
长驱直入,摧毁敌军,百万大军齐齐退却。
你在风雅的闲适中,确实拥有强大的力量。
天才如同升斗,我恨不得能多一点宽广。
物事能轻声吟唱,假借的少得可怜。
山城坐在井底,听见的更是苦涩的偏僻之处。
你难道不是知音吗?为何不指出我的瑕疵呢?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深受苏轼的影响,主张诗词应有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他的诗风清新,意象丰富,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同时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与薛乐道的诗词交流中,表达了对文人之间相互切磋的渴望与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局限的反思。诗中涉及的战争比喻,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次韵答薛乐道》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诗作,展现了黄庭坚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诗中的“薛侯笔如椽”以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对对方才华的赞美,显示出诗人与薛乐道之间的深厚友情。接着,诗人以“出门决一战”引入激烈的战斗场景,这不仅让人感受到文学创作的竞争,也暗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拼搏与挑战。
诗中“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战斗的紧迫感与壮烈,使用了强烈的视觉意象与动态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之后,诗人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身创作局限的无奈与渴望,尤其是在“天材如升斗,吾恨付与窄”一语中,显露出他对才华的渴求与对环境的无奈。
整首诗兼具了豪放与细腻,表现出对文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创作能力的探讨与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人之间切磋的渴望,反映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同时表现出对自身局限的反思与感慨,传达出一种既豪放又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薛侯的文笔被比作什么?
A. 剑
B. 椽
C. 笔
D. 盾
诗中提到的“百万俱辟易”是指什么?
A. 敌军退却
B. 战斗胜利
C. 战斗失败
D. 和平
诗人对自身的才华有什么看法?
A. 非常充足
B. 有限
C. 不在乎
D. 不值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