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3:2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3:22:32
真常自在如来性,肯綮修持祗益劳。
十二因缘无妙果,三千世界起秋毫。
有心便醉声闻酒,空手须磨般若刀。
截断众流寻一句,不离兔角与龟毛。
这首诗的意思是:真正的自性是自在的,如来佛性;肯定修行与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十二因缘法没有神妙的果实,三千世界的纷扰仿佛秋天的细小毛发。有心人会醉心于声闻的美酒,空手的人却必须磨砺般若智慧的刀。要想截断众多的流派与见解,关键在于抓住一句话,而这句话又与兔子的角和龟的毛毫无关系。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题材。
《戏题葆真阁》写于黄庭坚在庐山期间,受禅宗思想影响,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和对世俗纷扰的看法。此诗反映了他对佛教哲学的领悟和对自我修持的追求。
《戏题葆真阁》是一首融禅宗思想与诗歌艺术于一体的作品。诗中,黄庭坚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性和修持的反思。开篇即指出“真常自在如来性”,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接着提到“十二因缘无妙果”,揭示了因果法则的复杂与微妙,暗示世间的纷扰并非真正的果实。此时,诗人以“醉声闻酒”比喻对世俗享乐的迷恋,而“空手须磨般若刀”则提醒人们要有智慧与内涵的修为。
在后面的“截断众流寻一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要在纷繁复杂的思想中找到真正的智慧与真理。这种追求并不在于外在的形象,而在于内心的真实。最后以“兔角与龟毛”结尾,既是对无意义探讨的嘲讽,也表明了对深刻哲理的追求,让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智慧与世俗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具有很高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探讨的是对自我修持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强调智慧的重要性和对真理的执着。
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十二因缘”主要指什么?
A. 一种修行方法
B. 佛教因果法则
C. 人生的苦难
D. 宇宙的起源
诗中提到的“般若刀”象征什么?
A. 享乐
B. 智慧
C. 金钱
D. 权力
黄庭坚的《戏题葆真阁》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黄庭坚侧重于内心的修持与智慧,李白则更强调享乐与豪情。